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谈。习近平指出,中方愿同美方一道,承前启后、开创未来,把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落到实处。
去年6月中美元首的庄园会晤,至今为人津津乐道,而此次瀛台对谈,同样为人瞩目。继上次庄园会晤之后,两国元首再次举行“不打领带”的历史性会晤,显然有意为之。如果说加州安纳伯格庄园体现了美国农场的自然特色,那么中南海瀛台也是极具象征的地方,体现中国的好客之道、文化和历史。要了解今天的中国、预测明天的中国,必须了解中国的过去,了解中国的文化。瀛台正是一个有历史、有文化的地方。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中美建交已35年。35年来,中美关系稳中有进,但至今仍有分歧,也存在一些敏感问题,这是不容回避也回避不了的现实。有分歧并不可怕,问题敏感也不可怕,只要双方站得高,看得远,锲而不舍,排除万难,就能推动中美关系沿着正确方向走稳、走实、走远。
事实上,中美的共识大于分歧,利益远远超过龃龉。以经贸为例,去年,双边贸易额超过5200亿美元,双向投资存量超过1000亿美元,人员往来超过400万人次。此外,在应对气候变化、反对恐怖主义,推动伊朗核、朝核等问题朝着对话解决方向发展等等方面,都离不了两国的真诚努力。就在12日,中美双方共同发表了《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宣布了各自2020年后的行动目标,并将共同推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于2015年巴黎会议如期达成协议,加强清洁能源、环保领域合作……这显然是富有建设性的积极成果。
事实证明,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繁荣。正因为如此,“中美两国合作好了,可以成为世界稳定的压舱石、世界和平的助推器”,已越来越为世人所认同。如何更好地推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除了加强高层沟通和交往,增进战略互信,还应该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处理两国关系,比如,尊重彼此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各自选择的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不把自己的意志和模式强加于对方。
习近平还指出:“中美要加强人文交流,为两国关系发展树立正确民意和舆论导向。”这种强调颇具现实针对性。能不能以及如何树立正确的民意和舆论导向,需要双方拿出诚意,更要拿出友好有效的措施。值得一提的是,奥巴马访华虽只有短短两天,但中央政治局7名常委都与之相见,这种礼遇亦不多见,足以说明中国高层的热忱,以及推动中美关系迈上新台阶、开启新时代的用心。
奥巴马也表示,“美方愿同中方扩大合作,加深利益融合,通过坦诚和建设性对话解决差异和分歧,共同建设美中新型大国关系。我对美中关系发展充满信心。”这起码说明双方既承认差异和分歧,也愿意解决差异和分歧。
“宽广的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将此话延伸开来,宽广的太平洋也能容下分歧和差异,为此还有何不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历史已经充分证明,良好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太和世界。只要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以积水成渊、积土成山的精神,不断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受益的不只是中美两国,亚太地区和整个世界都会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