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不平等问题仍是“经济迷雾”

时间:2014-10-11 08:14   来源:新华国际

   英国金融时报网10日发表该报专栏作家吉莲·邰蒂撰写的题为《不平等问题仍是“经济迷雾”》的文章。文章说,最近,美国经济赢得了一阵小小的掌声。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一份最新报告,内容是哪些国家被认为创造了“持续繁荣”(也就是增长)。美国跃至排行榜的第3位,紧随新加坡和得意的小国家瑞士。这标志着美国自金融危机时跌至第7位后经历了反弹。

   这个结果相当令人满意,至少对美国政府来说是这样。不过,今年的世界经济论坛报告真正有趣的地方,不在于国家的公开排名,而是悄然出现的关于美国和其他地方收入不平等的辩论。

   直到最近,世界经济论坛并没有花费很多时间担忧这个问题。但是今年在达沃斯召开的年会上,这家智库机构透露一些精英会员,比如跨国企业的首席执行官,现在认为不平等是世界面临的主要风险——这是不平等第一次出现在该论坛的议题之列。

   此后,世界经济论坛一直在静静地斟酌,是否应该在衡量国家竞争力以及增长潜力的时候重视不平等。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国家(比如美国)出现两极分化,这是否会减少这个国家增长的可能性?“我们认为,把收入不平等问题囊括在国家评价方法内极其重要,”世界经济论坛的经济学家珍妮弗 布兰克说。她目前负责修改该机构考察增长的方式。

   从很多角度来说,这个举措是合理的。然而,困扰着世界经济论坛,也困扰着其他所有人的问题是,针对不平等问题的学术研究有限,更不必说共识了。有一点很清楚,2008年爆发全球经济危机后,西方国家的增长率一直令人失望,以至于如劳伦斯 萨默斯这样的经济学家担心西方的“长期停滞”来临了。

   一个同样明显的事实是,在过去的数十年中,美国和许多其他富裕国家的不平等加剧了。这个问题不仅仅是财富已经变得集中了(就如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 皮凯蒂在其畅销书《21世纪的资本》中阐释的那样)。薪资不平等程度也上升了:经济学家艾伦 布林德指出,1979年到2012年间,最富有1%美国人的实际工资按2.8%的复合年增长率上升;中等收入者的实际工资没有上升也没有下降;而收入最低的20%人群的实际工资下降了。

   但是,这两种趋势是否相关,又是以何种方式相关的,就不是那么清楚了。直至最近,尤其是在美国,绝大部分的企业领导者以及经济学家,都认为不平等不过是资本主义的副产品。因此,只要财富不平等能刺激创新和竞争,就被认为提高了增长率,而非降低了增长率。

   可现在一些经济学家正在驳斥这个想法。比如,布林德教授认为,不平等削弱了穷人进行教育投资的能力,从而损害了整体生产率。经济学家约瑟夫 斯蒂格利茨及哈佛商学院的研究人员也作出了相似的论断。

   同时,美联储也在单独进行关于不平等对消费支出的影响的辩论。美联储担忧的问题是,由于相对于穷人来说,富人只用掉收入中相对较少的一部分,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富人将他们当下的收益存起来而不是花掉,促使经济变得疲弱。

   还有社会融合和政治稳定这个棘手的问题。美国的经济学家传统上并未对其进行过多关注。但是标准普尔最近调低了其对美国增长的预期,并特别提及担忧不平等加剧将引起政治僵局和不信任,继而削弱增长。

   这在评级机构界是个颇为新奇的举措。然而,这个观点似乎有道理。一些商界人士的呼声也与这些担忧相呼应,其中包括右派人士;美联储前主席艾伦 格林斯潘将自己称为终身的自由主义共和党人,他也提出不平等是困扰美国的“最危险的”趋势。

   当然,尚不清楚这如何与以下事实相一致:在后危机时期,美国在几个方面比许多竞争者表现更好。不过另一个大问题是信息的匮乏。很难找到统计多个国家薪资不平等的可靠数据。关于财富的统计就更难找到了。“我们的确没有数据,”布兰克承认。

   这并不意味着世界经济论坛(或者其他机构和个人)应该逃避这个问题。相反,正是因为这个问题上笼罩着这么多的迷雾,才需要进行更多研究,而非更少。但也许世界经济论坛这样的机构现在能做出的最大、也最简单的贡献是:大力宣传数据空白,迫使美国和其他地方的政府收集关于不平等的更准确的数据,尤其是如果不平等水平持续上升的话——现在看来这是很可能发生的,尽管可能性难以衡量。

编辑:李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