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空袭能够奏效,ISIS被赶出伊拉克,身后之事却更让美国忧虑。对什叶派伊拉克政府则只能边帮扶边鞭策,尺寸的拿捏很困难。
在经历了两个多月的犹豫和踌躇之后,奥巴马终于在本月7日无奈拍板,授权美军对伊拉克宗教极端武装“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ISIS)展开“定点”空袭行动。美东时间9日,美军战机和无人机对ISIS叛军发动了四次空袭,这是美军对伊叛军发动的第三轮空袭。
空袭而不是派遣地面部队、协助“阻遏”而不是直接卷入,这样的做法成本投入较低、军队伤亡风险较小,也便于灵活调整策略和及时抽身。既不负美国作为“世界领袖”的声誉,又不会又一次深陷战争泥沼,这与奥巴马政府一贯的“巧实力”外交风格相当一致。
但做出这样的选择之后,奥巴马仍然“朕心难安”。
最直接的问题是空袭能不能让ISIS真正“伤筋动骨”。“定点”空袭能够清除ISIS的炮兵阵地,亦能对该组织的头目实施斩首,却无法担起彻底围剿的重任。对ISIS迎头痛击、然后再把清剿的任务留给疲弱的库尔德地方武装和伊拉克政府军,不仅伊拉克境内的局势难料,叙利亚境内的ISIS又能交给谁呢?
即便空袭能够奏效,ISIS被赶出伊拉克,身后之事却更让美国忧虑。此次,美国一直在逼迫无法让伊拉克实现“族群和谐”的马利基下台,但只要有“选举民主”,掌权的就一直会是什叶派。只要逊尼派受压制的感受难以缓解,伊拉克的乱局就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持续。空袭过程中,奥巴马政府会更倾心地扶持更具包容姿态的库尔德人,对什叶派伊拉克政府则只能边帮扶边鞭策,尺寸的拿捏很困难。
奥巴马也担心美国战略重心的旁落。几年来,除了“重返亚太”之外,奥巴马政府对其他纷争几乎一律坚持“鸵鸟”策略,能躲则躲,能拖则拖。此次空袭行动,英法等盟国同意帮忙却无意挑头,无疑让奥巴马心头又多了一个分心的烦恼。
奥巴马同样担心国内政治的反弹。在ISIS问题上,麦凯恩等共和党好战派一直指责奥巴马“天真幼稚”,损害了美国的国际声誉和外交原则,此次空袭行动亦如“针刺”,丝毫展现不出成熟的解决ISIS问题的大战略。好在此时正值国会休会,奥巴马可以避开与国会共和党人的周旋,获得更多的行动自由度。一旦空袭无法奏效,将很难阻挡共和党人的政治反击。
发布了空袭的命令之后,奥巴马举重若轻般地离开了华盛顿,开始享受自己的年度夏季假期之旅,但后续的伊拉克局势注定让这个假期过得轻松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