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防止南海冲突须建地区安全框架

时间:2014-06-12 15:18   来源:新华国际

   据参考消息6月12日报道,英国《金融时报》网站6月10日发表题为《“亚洲大熔炉”冲突迫在眉睫》的社论。

   中国和邻国的争端已经变得日益危险。

   中国和其邻国的海事纠纷所引发的紧张形势进一步加剧。南中国海———这片北京与河内和马尼拉激烈纷争的水域,已然成为了罗伯特·卡普兰笔下的“亚洲大熔炉”。中日在东中国海尖阁诸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本报注)僵持不下的影响尤为恶劣。误判的可能性很高。为寻求心理优势,双方不时发生战机相互迫近的情形。就在上个月,越南渔船在与中国舰船发生冲撞之后沉没,渔民不得不接受营救。已经有人因冲突丧生。今年5月,北京在有争议的帕拉塞尔群岛(即我西沙群岛———本报注)设置石油钻井平台后,越南爆发了反华骚乱,导致4人死亡。在最近的一次地区安全对话上,斗志昂扬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称东京已准备好帮助那些航海自由遭到威胁的国家。美国国防部长查克·哈格尔则更进一步,直指北京“恐吓胁迫”。对此中国则予以回击,谴责哈格尔的言辞充满“霸权主义”味道。

   如何给紧张形势降温?国际法虽然不是什么万能药,但或许能够起点作用。与中国有纠纷的菲律宾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一纸诉状将中国告上国际仲裁法庭。诉状中对北京提出的几乎包含整片海域的所谓的“九段线”的范围与合法性提出了质疑。中国一直不愿就“九段线”的含义做具体说明。对于任何能够搞清这一问题的国际仲裁,我们应表示欢迎。

   越南正考虑步菲律宾的后尘,也采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作为起诉依据。日本、马来西亚、文莱和台湾或许也可以有效诉诸仲裁。对于这一努力,华盛顿可以提供帮助。如果美国能够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将能更加有力地促使中国服从国际规则。即便如此,仲裁也仅能止步于此。首先,什么该归结于历史性问题,什么又该轮到国际法介入,这一界限比较模糊。毕竟《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也只是1982年才获通过的。

   中国的一些领土要求,同时也是它对手的一些领土要求,需要追溯到数百年前。严格意义上讲,《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也无法对这种领土争端进行仲裁。公约所能做的就是为海事地貌定性,究竟算是岛屿还是岩石,以及是否有资格被称为专属经济区。

   这样的争端是更大规模转变的征兆,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十分重要。随着中国日益强大,战后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正面临压力。新秩序最终将在西太平洋地区诞生,这是必然。当然,美国和其他国家会一直不遗余力地试图遏制中国。但从长远看来,这似乎是导致冲突的原因。

   和解并不一定意味着要失去领土主权,但却意味着让中国放宽心,让它知道自身利益不会受到威胁。

   这么做的最好方式就是将中国与包括日本、印度和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一起纳入地区框架。东亚峰会是一个可行方案。如今它已囊括几乎所有的太平洋大国。同时峰会也包含安全领域内容。我们应更加努力的扩大峰会作为主体所扮演的角色。这可能会涉及地区范围内的信任重建措施以及在救灾援助和打击海盗方面的合作。最起码,它还能够建立一个有效的交流渠道,防止冲突升级。要想创造一个泛亚洲安全网络可能会花费数年或者数十年时间。然而,如果没有这样的地区努力,中国周边海域的狂风暴雨恐怕只会愈加汹涌。

编辑:李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