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手握好牌 美欧难控局势 谁将赢得乌克兰之战?

时间:2014-05-26 12:29   来源:新华网

  据参考消息5月23日报道【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5月17日文章】题:乌克兰之战:谁将取胜?(作者美国国防大学国家战略研究所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迈克尔·科夫曼)

  俄罗斯今年5月9日的胜利日游行是一次不同寻常的庆典,刚被吞并的克里米亚共和国的军队走在游行队伍靠前的位置。意思很清楚:俄罗斯终将像在二战中一样取得胜利,但或许也不得不经历暂时困难。当然,这次游行也许是俄罗斯爱国主义情绪高涨和普京支持率飙升的顶点。有些分析人士已经认定,俄罗斯与西方的对抗可能会导致俄罗斯实力迅速衰落,北约的使命感得以恢复。不过,所有这些长期后果肯定不会给乌克兰带来宽慰,该国正迅速陷入乱局。

  乌克兰国内的一场结果难料的较量将决定该国未来。自从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这场较量就已经开始,并将持续到5月25日乌克兰举行总统大选。最终,无论基辅是谁当选,都将不得不同意与莫斯科妥协,其程度要视莫斯科给予乌克兰的结构性影响力大小而定。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本月11日举行独立公投后,这就成了西方国家不愿看到但却又不可避免的后果。如今看来,让整个乌克兰亲近西方的想法既不切实际,又天真幼稚。

   俄手握一把好牌

  尚存的疑问是,俄罗斯试图强化在乌克兰的谈判地位,临时政府则试图遏制这种获得幕后支持的分裂主义势头,由此是否会导致冲突升级。

  通过吞并克里米亚,普京大致阐明了乌克兰问题潜在协议的条款:讲俄语地区要获得自治权,以便俄罗斯维持其影响力,同时通过代理人影响乌克兰的战略定位。所有这些都可以写入宪法或书面框架文件。一个月以来,莫斯科操纵乌克兰的种种事态,以便真正缔结这样一份协议;这项工作似乎已经大致完成。

  眼下,俄罗斯掌握着大部分好牌。莫斯科威胁出兵,从而限制了基辅希望通过采取军事行动实现的目标。更重要的是,许多西方人坚信,普京的真正意图是扰乱即将举行的选举。美欧领导人将其确立为对俄罗斯实施新制裁的下一个标杆。普京对这些都没有兴趣。他只不过希望西方把真正具有杀伤力的制裁措施留待这个潜在冲突阶段实施,而他本人根本不打算进入这个阶段。大多数乌克兰人希望基辅成立名正言顺的政府,以便结束当前乱局,开始恢复国家秩序。莫斯科也迫切希望能出现一个它可以承认、并且能与它缔结目标协议的政府。

  5月11日之后,普京又多了一枚筹码:他可以承认分离主义分子举行的独立公投结果。俄罗斯承认公投结果的唯一好处是,或许它可以操纵新成立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提出干预的请求,然后出兵乌克兰。但承认公投结果的危险将存在很长时间。莫斯科不想支持这些地区。俄罗斯更希望乌克兰(乃至西方)继续为该国事态承担财政后果。

   美欧难控乌克兰

  尽管过去几周的形势很微妙,但美国和欧洲正逐渐丧失对乌克兰局势的控制权。乌克兰忙于开展“反恐行动”,但形势日益表明,这些行动只是表面文章,基辅其实根本无意打击获得俄罗斯支持的反政府行动。乌克兰军队占领的建筑物却又在数小时后失守。伤亡人数不断增加,却没有取得明显效果。这表明此类行动的唯一目的是向西方表明,他们支持的政府愿意为领土而战,能反抗俄罗斯的干涉行为。

  如果基辅真的试图对分裂地区实施打击,就会导致平民伤亡,可能要么会促使俄罗斯出兵,要么会在这些地区引发真正的内战。这两种局面对乌克兰而言都将是灾难。乌克兰军队迄今为止都是靠不住的,似乎不具备任何重大行动能力。乌克兰政府似乎正在回归传统政策,也就是设法控制西方的预期,同时缓和俄罗斯的怒气。因此,基辅极力采取足够的行动满足西方的政治要求,但又不至于招致俄罗斯的强力回应。鉴于执政时间所剩无几,乌克兰的临时领导人无意引发战争。无论接下来上台的是什么样的政府,都会谴责他们无能或好战。

  莫斯科在这场危机中的最新转变是试图与分裂分子拉开距离,以便让其作为独立团体与基辅展开谈判。正因为如此,当普京要求分裂分子推迟11日的公投时,才无人理会。这场闹剧的真实目的是防止西方为惩罚分裂分子的行动而对俄罗斯实施新制裁。反过来,如果分裂分子无法控制或者成为累赘,他们就不得不被牺牲掉。大选之后,如果乌克兰不愿在实行联邦制的问题上让步,俄罗斯还可以出来搅局。因此,普京可以公开支持5月25日的大选,如果基辅不愿谈判,则可以对选举结果提出质疑。对莫斯科来说,质疑选举结果的难度并不大。

  西方领导人面临着严重问题。从短期来看,乌克兰与西方的政策分歧越来越大。西方希望乌克兰采取显著行动,以证明西方的政策和对乌克兰的支持是有效的。如若不然,西方就只能用制裁来对付俄罗斯,而这些制裁迄今为止毫无成效,可能有效的措施又必须留待出现紧急情况时才能实施。

  5月25日的大选符合俄罗斯的利益,因为这可能会让西方决策者获得他们渴求的短期胜利,然后美国领导人就可以开始把他们的注意力转向其他地方。这样也可以使欧洲领导人免于做出经济上的牺牲,因为有些制裁措施是各国都不愿对俄罗斯实施的。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