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李侃如
美国总统选举于11月6日结束,现任总统奥巴马赢取连任;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1月14日闭幕,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15日集体亮相。美国与中国作为世界上两个重要大国,未来将如何互动引发世界的关注。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李侃如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美国大选和中共十八大之后的美中关系面临更加积极发展的新机遇。他说:“我们在2012年看到一些紧张情势,不仅出现在中美之间,譬如在日韩之间也是如此。2012年的特殊之处在于,美国、中国、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等都经历了或即将经历国家领导人变动或选举,这导致各国领导人都更多地关注国内而非国际问题,外交政策的灵活性也因而减小。而在2013年,各国领导人都会寻求在国际上减少紧张情势,谋求更多的合作。各国领导人都面临着艰巨的国内议程,毕竟当前整个世界还未从金融危机中复原。展望美中关系,我相信双方领导人都会得到很好的建议,来认真考虑出现一些紧张情势的缘由,努力减少紧张情势、产生符合双方利益的结果。”
李侃如尤其强调了美国与中国如何应对各自面临的国内挑战对美中关系的影响。“对美方来说,许多取决于我们能否有效地解决当前最核心的国内问题,即是否能就解决未来十年的财政问题达成全国性共识。我希望刚刚结束的大选能够有助于我们成功地解决财政问题,那样也会大大加强国际社会对美国的信心。中国也面临着转变发展模式等挑战,需要新领导人的很多的政治勇气与能量,我希望他们能够成功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如果美中最终都成功地进行各自需要的改革,那将为美中关系创造更好的环境,因为美中各自的国内改革也都有利于对方的利益,对各自国内民众的心理也有着有利的影响。”
在谈到奥巴马政府向亚太的“转向”政策未来将如何演进时,李侃如表示,“转向”政策既取决于亚太地区的事态情形,也取决于美国能否解决好国内问题。他说:“亚洲的领土争端问题现在变得很突出,这些‘老安全问题’似乎暂时替代了如气候变化等‘新安全问题’,也干扰了全球化议程。我希望在这些‘老安全问题’上不要发生意外事件,使我们难以回到新安全议题和全球化议程。”他还强调美国向亚太的“转向”政策不是要对付中国:“中国在亚洲的中心,美国需要的不是与中国的冲突,而是与中国的合作,合作符合所有人的利益。所以,冲突是最坏选择,不是第一选择。”他称“转向”政策成为真正的对中国的限制的唯一可能是,“中国在亚太地区的行动和军事态势导致区内冲突或对中国的恐惧,那么美国就面临来自盟国和伙伴国的压力,要变得更加强硬”。
李侃如对美国与中国双方对彼此长期意图的猜疑“仍在增长”表示忧虑。他认为,美中之间的许多对话机制仍未能解决双方对彼此长期意图不信任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不解决,“其潜在的成本很高”。“也许最终我们不得不要管理一种互不信任的关系,这也不是不可能做的事情,但相互信任无疑更易于管理关系。”李侃如说。他认为当前美中之间的对话机制都着眼于解决“眼前的短期问题”,“没有一个真正解决长期的未来的问题”。“我们需要对长期的、未来的问题进行严肃对话,譬如我们对各自未来十年在亚洲的军事态势有何期待?各自军事态势背后的理念是什么?各自的核心关切是什么?”他建议将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重新分成两轨,同时扩展中美战略安全对话,每年进行不只一次的定期会谈。
在谈到奥巴马新政府对华决策圈内是否会有中国问题专家时,李侃如说:“对我来说,一个中国问题专家意味着他对中国的体系、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有足够的研究,使他能够理解中国决策的形成、程序以及如何诠释这些决策。如果以此来定义中国问题专家,那么我认为奥巴马新政府内助理国务卿之上的决策层内不会有中国问题专家。我想这是一个问题。国内因素往往对外交政策有很大影响,不理解对方的国内体系会带来问题。”
李侃如最后对本报记者强调,美国与中国作为两个全球性大国,两国经济对世界经济都很重要,两国在广泛的国际问题上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两国的共同利益是巨大的。“我们当然有着各自的国家利益,有时甚至会有利益冲突,但我们的共同利益是最主要的。”他特别指出:“没有亚洲国家想在中国或美国之间做出选择,我们两国在确保这些国家十年后不必面对此选择上做得还不够。如果这些亚洲国家真的面临这个选择,每个人都是输家。”(记者 王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