飓风“桑迪”登陆美国一周,致死113人。最大城市纽约、新泽西州成为重灾区。“桑迪”袭击的地区是世界上科技和经济最发达的美国东部地区,但在飓风来袭时,一切依然显得脆弱。美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统统都被打乱。
此次灾害虽然发生在美国,但极端天气、特大自然灾害是人类面临的共同威胁,特别在城市化迅速发展,大城市人口密集的情况下,灾害带来的损失将加倍扩大。
问题
缺乏应对灾难的紧迫感
一座座临海而建的摩天大厦勾勒出纽约市繁华的城市轮廓。这座世界大都会得益于海,却也面临着由海引发的自然灾害威胁。纽约大片城区地势低洼,基础设施老旧脆弱。如何应对气候变暖、海平面不断上升带来的后果,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与2005年遭卡特里娜飓风重创的新奥尔良不同,纽约位于海平面之上,但新泽西州气候变化研究机构“气候中央”数据显示,近20万纽约市民生活在高出高潮水位线不足1.2米的区域,人数仅次于新奥尔良。
随着气候变暖,海洋面积扩大,过去100年里,纽约市附近海域每10年上升约2.54厘米。一些研究显示,这一速度正在加快,预计到本世纪中叶,海平面将比现在高60厘米,随之而来的是更频繁的洪涝灾害。
由于海平面上升,未来一场普通风暴带来的破坏力可能相当于今天的超级风暴或者飓风。科学家称,如果到2080年海平面上升1.2米,纽约将有34%的街道位于洪涝区;目前,这一比例是11%。
尽管纽约市官员在治理环境上得分颇高,但不少声音批评当局“缺少紧迫感”,没有充分意识到洪涝的潜在威胁,它足以使城市交通瘫痪,淹没地势低洼的金融区,令成千上万市民无家可归。去年的“艾琳”飓风和2007年水灾已经给纽约亮起红灯,提升城市防洪能力刻不容缓。
10月19日,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科学家雅各布说,“艾琳”飓风掀起的巨浪如果再高出30厘米,就会令出入曼哈顿地区的交通全面瘫痪:地铁进水,哈德逊河沿岸街道成河,部分通勤铁路系统无法使用。最脆弱的地方,如哈莱姆和东河地区的地铁,可能会瘫痪一个月,甚至更长,经济损失可能高达550亿美元。幸亏后来飓风减弱为热带风暴,纽约才逃过一劫。
“我们已经极为幸运。”雅各布说,“令我失望的是,政府官员尚未意识到,我们正在玩俄罗斯轮盘赌。”
问题
政府公共支出遭质疑
“桑迪”淹没了纽约地铁,致使整个地铁体系瘫痪,这是纽约地下交通建成108年来遭遇的最大挑战。美媒称这次灾难对纽约和其他城市规划者都是个教训,号召政府加大对地铁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的投入。
纽约市地铁系统年代久远。首条地铁线建于1904年,距今已经有108年历史,是全世界最古老的交通线路之一。纽约拥有全世界第五、全美最大的地铁系统,然而政府用于维护的资金投入却不尽如人意。2009年,纽约地铁系统削减了11亿美元的开支,随后大量车站被关闭,售票处被拆,部分原有的地铁养护计划也被取消。
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物理高级研究员克劳斯-雅各布说,去年的飓风“艾琳”已经是一次警示,“但问题是,我们还要多少次警示才能从打盹、熟睡和梦游的状态中清醒过来?”他号召政府行动起来,分清轻重缓急增加公共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