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钓鱼岛是日本颠覆雅尔塔和平体系关键

时间:2012-10-08 09:49   来源:新华网

  核心提示:雅尔塔体系通过美、苏、中三大国从北至南即从日本所谓的“北方四岛”、南方冲绳岛和中国台湾岛及其相关岛屿的层层钳制,断绝了日本重新武装的可能。战后日本的经济成就再次激起日本建设政治大国愿望,这引起亚洲国家的关注。其实,亚洲国家并不是不能接受日本成为大国,只是不能接受日本成为一个没有仁义的大国。

  一、钓鱼岛:日本觊觎中国台湾野心的关节点

  今年以来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闹剧将日本多年隐藏着的颠覆雅尔塔和平、复辟“大东亚”帝国的野心正被日本右翼推向公开。钓鱼岛是这场闹剧的关键环节,

  我们打开地图就会看到,钓鱼岛是日本所谓“周边事态”所涉区域诸中的关键,更是从日本列岛与对日本地缘政治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台湾岛之间最关键的接榫部位。

  地缘政治与资源政治的统一是地缘政治的基本特点。事实上,国家是一个汲取资源的生命体,因此资源的走向便是国家地缘政治的走向。日本是经济发达而资源奇缺的国家,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其制造业和市场的相当部分分布在海外,尤其是东南亚一带。而日本却对从日本到南中国海这条决定日本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线路无任何实际控制力。这就刺激了日本右翼再次寻求向南尤其是军事向南扩张的冲动。日本前几年提出的“周边事态”的范围主要指向中国台湾和东南亚一带,这大体上也就是19世纪日本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日本发动对朝、对华乃至对整个太平洋地区的侵略战争所涉及的地域范围。而沿“周边事态”所涉范围推展的逻辑结果就必然是日本20世纪40年代的“大东亚共荣圈”。其间,中国台湾位处其核心地带,而钓鱼岛则被日本视为控制台湾的前沿基地。历史上看,台湾及其周边岛屿,既是亚太大国博弈于西太平洋地区的关键地带,同时也是日本攫取非法的地缘政治利益的“命门”地带,而控制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则是日本觊觎中国台湾的最关键的跳板。

  地图上从日本列岛到台湾诸岛,就像一条从东海游向南中国海的鳄鱼,鳄尾是俄国占领的被日本称为的“北方四岛”即择捉、色丹、国后、齿舞岛,鳄身是从北海道到九州的日本主要岛屿,鳄颈则是琉球群岛,鳄首是台湾,而钓鱼岛则是颈椎部分。可以看出,如果失去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日本就失去了对其地缘利益最有关键意义的台湾地区的影响力,从而就失去了强升为亚洲政治大国的第一道也是最基本的门坎。多年来,日本之所以围绕钓鱼岛大做文章,苦心经营,从地缘政治角度解剖,其奥妙就在于此。

  若从中国立场观察,台湾更是中国由北向南的整个海防乃至西太制海权的最关键的地带。朝鲜半岛位于中国黄海的北翼,而黄海的安危事关东海的稳定和台湾主权的安危,而台湾的安危更是事关中国在西太平洋的海上安全。如果从中国视角对中国西太平洋海权作一形象比喻,我们就会看到,黄海就象人的肩膀,其中的辽东半岛相当于肱骨部分;南海部分则相当于人的前臂,东海台湾则是联接黄海上臂和南海前臂两段的肘关节,而海南岛则相当于前臂前面随时可以收拢为拳的手掌。其间的逻辑是,黄海失则台湾危,台湾伤则海南岛就成了不能向南海发力的拳头。由此,台湾在近现代史中就成了与中国争夺西太平洋制海权的关键环节,而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则是这关键环节中的关键地带。1895年日本夺取台湾是1872年日本吞并琉球的必然后果,1951年6月美国海军封锁台湾海峡更是美国即将全面介入朝鲜内战的序曲。

  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台海统一是中国打开西太平洋海权困局的关键环节,也是落实远东雅尔塔和平体系的关键环节。台海统一后,中国黄海、东海和南海的海上国防力量就可以形成合力,并使中国海南岛、台湾岛和辽东半岛由南至北连为一体形成上下贯通的合力。唯有如此,长期拖延的南海主权问题才得以顺利解决。从导致近现代中国分裂的原因多来自沿海外敌入侵以及2011年利比亚因失去地中海沿岸制海权而陷入内战从而政权颠覆的经验看,实现从黄海辽东半岛经东海台湾岛至南海海南岛的无缝链接,是中国新世纪顺利成长为有影响力的世界大国必须完成的国防任务。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点就是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二、钓鱼岛:背后交织着雅尔塔体系和冷战体系

  中日钓鱼岛争端的出现,是二战后雅尔塔体系和冷战体系交织在一起的结果。

  “雅尔塔体系”是二战后期,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国等对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及维护战后和平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等进行的多次讨论后形成的一系列协议和谅解,以及由此确立的旨在遏制德、日法西斯军国主义复活并以此为逻辑起点的战后国际和平秩序和法律体系。

  而“冷战”是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的全面遏制政策的结果。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美国富尔敦发表著名的“铁幕演说”,并由此正式拉开针对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序幕。苏联解体后,围绕着苏联的冷战结束了,但是围绕着俄国、中国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并没有结束。

  冷战与雅尔塔体系是两个内容上完全不同而在时间上又紧密重叠的事物。就产生时间而言,雅尔塔体系产生在先——其目标是制约德国和日本法西斯主义复活,冷战体系在后——苏美各自的目标则是争夺更多的势力范围。就结束时间而言,以德国统一为标志的雅尔塔体系局部解体在先,范围只局限于欧洲,在远东依然存在;以苏美争霸为标志的冷战结束在后,对象只限于苏美两家;但在世界范围内,冷战不仅没有结束反而有所强化,冷战仍是世界政治的基本特征。不同的只是美国将主要冷战对手从苏联移向中国、俄国和整个第三世界。

  问题的复杂性在于,雅尔塔体系与冷战的产生在时间上如此接近以至雅尔塔体系与冷战体系交织在一起并引发了新问题。二战结束初期,英、美、苏三大国在行使雅尔塔权力和战后利益分配上产生矛盾并由此很快导致冷战。双方与各自的盟友签订了一个又一个条约并成立了互相对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华沙条约组织”,在这些条约及保障这些条约的组织基础之上形成了冷战体系。接踵而至的是世界政治中刚刚形成的表现为大国合作精神的雅尔塔体系,立即被蒙上了表现为大国尖锐对立的“冷战”的色彩:本来在雅尔塔体系中已解决的德国分治、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等,都又在冷战体系中被西方阵营弄出了“问题”。

  由此,当前的中日钓鱼岛之争也不过是在雅尔塔体系已解决的问题中,美国为冷战需要有意绥靖日本有意折腾出的新问题。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