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国的“朱拉蓬公主卫星接收站”里,工作人员每天都接收中国“环境1A”卫星发送的遥感图像,以便为泰国的气象部门提供更为准确的天气变化信息。在泰国普吉岛上的中泰气候与海洋生态系统联合实验室里,中泰两国的科研人员共同开展海洋与气候的研究工作。
除泰国外,另一些东盟国家则借助中国的技术,跨越式地进入了“卫星时代”。老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中国成都林海电子有限责任公司与老挝邮政、电信和信息部成立了合资公司,共同开展卫星设计、制造、运载和发射等活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目前也在同老挝方面合作,共同研发卫星产品,助其在2015年12月2日老挝建国40周年前发射一颗通信卫星。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在科技领域进行了大量交流与合作,合作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直接参与东南亚国家的科技项目,向东盟国家提供各种力所能及的技术援助,并开始向东盟国家实施技术转移。
东盟国家也加快了对中国科技产业的投资步伐。今年5月,由隶属于新加坡财政部的淡马锡控股集团和另外3家公司投资的新川创新科技园在四川正式开工建设,该科技园的功能涵盖了培训、服务外包、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环保、数字新媒体、金融和精细仪器制造等八大产业,创造了约15万个就业岗位。新加坡总理李显龙9月3日表示,未来将促进更多的新加坡企业落户四川。此外,泰国和马来西亚的一些企业在对华投资时,也涉及了一些高科技项目。
中国和东盟国家在农业技术方面也开展了密切的合作。广西、云南派出多批农业技术专家到东盟国家进行水稻、甘蔗的种植技术,桑蚕养殖技术等现代农业技术的培训和推广。一些中国企业还通过免费技术培训为东盟国家的木薯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
在同中国开展医疗技术合作方面,东盟国家也受益良多。双方共同研发药物和保健品。一些东盟国家还选派学员到中国学习中医。中国分期分批地组织中医专家赴东盟国家授课和诊疗。今年7月,中国卫生部派出专家组到柬埔寨金边,对该国发生的儿童严重传染性疾病的救治和疫情防控提出研判意见和技术建议,并开展技术援助。
可再生能源领域将成为中国和东盟开展进一步科技合作的重要方向之一。东盟国家大多处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全年日照时间较长,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国—东盟博览会强调“科技合作”的议题,表明中国和东盟都有意愿更多地利用可再生能源,以减轻碳排放量。双方还打算在粮食、能源、环保等方面开展高水平、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合作。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助理所长黎良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科技合作已经成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亮点。他认为,科技合作能帮助中国和东盟促进各自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