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外企在中国鲜有大规模裁员,但今年,一些世界知名企业接连推出“瘦身”计划,也波及其在中国的业务。分析认为,这反映了相关行业进入变革期、促使外企进行全球资源整合的现实,但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不会因此而改变。
刚刚荣膺“全美最佳雇主第一名”的谷歌日前证实,旗下的摩托罗拉移动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20%、约4000人,同时关闭全球1/3的办事处,而位于北京和南京的软件中心将成为此次裁员的重灾区。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2012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今年1月到5月,外国企业对华直接投资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中国商务部公布,中国7月份单月吸引外资规模创2010年8月以来新低。日本松下集团今年最大规模裁员将中国列入其中,诺基亚7月中旬宣布关闭中国两个区域销售部并进行裁员。除电子通信行业外,知名运动品牌阿迪达斯也宣布10月关闭位于苏州的在华唯一直属工厂,星巴克也有计划关闭中国工厂而把部分生产转回美国。有关跨国公司开始着手撤离中国的种种猜疑开始蔓延。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丹尼斯·西蒙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移动手机市场正经历一个震荡期,目前的高科技产业消费倚重的是产品创新和设计,而不再是价格。手机产品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必需品,消费者开始考虑产品的可靠性、持续创新能力和优质的表现力。苹果就是很好的表率,三星也在跟随安卓的更新而换代。为了支撑智能手机市场更新而产生的研发费用,削减人力资本就成为厂家的主要手段。
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还面临着成本、汇率挑战和国际市场综合变化期,今年已经有一些外企率先调整了在华布局,以整合全球资源配置。由于中国生产要素成本普遍提高,对于一些成本敏感型企业来说,这的确可以成为重新考虑在华布局的理由。从目前来看,跨国企业主要有三种调整:第一是将研发生产线由成本较高的中国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转移,第二是将生产由中国向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转移,第三是部分制造业回流本国。这种布局调整也牵动着人力资源的流动和增减。
全球经济目前所处的阶段甚至比3年前更加艰难,欧债危机继续发酵,中国生产成本上升的确给外企带来一定挑战。西蒙认为,外国在华投资目前总量很大,不能因为一两个公司在华裁员就认为这种裁员具有地区针对性,中国市场依然会是外企布局的重点。无论诺基亚还是摩托罗拉,都是因为企业经营面临困境、市场份额不断萎缩而裁员的,这是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刚刚创下市值最高公司纪录的苹果公司,丝毫没有放松对中国市场的扩张野心。
面对外资撤离的猜疑,西蒙指出,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不会因为中国生产成本的提高而改变。相反,这种成本上升可以推动中国从低端制造业向高附加值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转型。更重要的是,中国是目前全球最重要的消费市场,而制造者必须靠近市场,才能更好地开发出迎合消费者胃口的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