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时报》8月21日文章,原题:有中国特色的浪漫
在中国,从一开始约会的“赌注”就很高:目的在于结婚,爱不爱没关系。一位朋友最近在北京相亲。他发现来的不仅有女孩,还有她妈妈。几分钟内,这位妈妈就连珠炮般提出几个问题:收入如何?哪所院校毕业?有房吗?
在中国,浪漫通常会成为实用主义的牺牲品;约会往往会变成商业交易。父母们聚集在公园相互介绍各自的子女,单身俱乐部按择偶要求——身高、收入和财产——来安排约会。对中国男性而言,成为完美伴侣意味着有车有房、高收入和高个头。而女性须在27岁前结婚,否则就被打上“剩女”标签。在北京从事剩女现象研究的记者罗希安·雷克认为,“在中国,婚姻通常是一种聚拢资源的方式。”
中国禁止包办婚姻,但通过工作单位或家庭介绍对象的做法无处不在。诚然,过去30年这个国家经历了奇迹般增长,但移风易俗绝非易事。儒家伦理强调婚姻须先要满足社会义务而非个人渴求。独生子女政策令这种期望愈加强烈。福利体系的缺失使年轻人被寄予养老厚望:娶谁嫁谁对整个家庭至关重要。26岁的温州未婚女孩谢玉洁(音)在寻求爱情,但父母怪她不切实际。“现实社会讲究的是金钱崇拜和物质主义”,她解释说。
有些女孩甚至花费数千美元参加“嫁千万富翁培训班”。虽然这是极端现象,但压力确实存在。随着中国七夕情人节的临近,许多相亲活动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在北京,数百名有本科学历并交纳数百美元年费的会员将参加某单身俱乐部的节日相亲,四川某地将举办国际女儿节万人相亲大会……人们不仅要寻找迷人的微笑或爱情的火花,还要追寻金钱和缔结连理的承诺。(克莱丽莎·瑟柏格-蒙特菲奥,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