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侨报》日前发表评论说,英国《自然》杂志迫于几千华人学者共同施加的压力选择道歉,不能不说是一种胜利。中国国力上升为话语权的争取提供了物质保障,而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是其最核心的要素,全球华人广泛的认同也正是民族影响力提升的关键所在。
文章摘编如下:
近日,英国《自然》杂志发表声明,承认其质疑叶诗文的报道有刻意“抹黑”的嫌疑,并向读者和叶诗文本人道歉。声明针对的是该杂志在8月1日发布的一篇文章,文章对叶诗文在奥运会赛场上取得的优秀成绩提出质疑,影射叶诗文可能在比赛中服用药物。该文发表后很快遭到海内外华人学者的广泛抗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留学生王立铭发起几千人联名抵制《自然》杂志,而这也直接导致了《自然》道歉。
实际上,众多针对《自然》的质疑不仅仅是来自于其科学精神以及公正性,更重要的是其对于中国人的偏见,该杂志在其他国家运动员取得惊人成绩时“销声”,却在缺乏科学根据的情况下质疑中国运动员,正如海归学者饶毅所说:“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能接受合理与平衡的批评,但是我们对缺依据、有偏见的批评还很敏感。”
相比网民的质疑,签名的海外华人学者们承担着巨大的风险,因为《自然》杂志在学术领域有着权威的地位。发起联名抗议的王立铭也表示,《自然》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杰出的科学期刊之一,包括他在内的许多科学家选择在这份期刊上发表自己最好的成果。如果杂志社主编们仰仗自己的强势地位无视批评,坚持自己的言论,那么对于很多中国学者的学术前程将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但最终《自然》杂志迫于几千华人学者共同施加的压力选择道歉,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胜利。
众多海外华人因反感民族偏见而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而实际上,长久以来他们所做的远不止如此。远至抗日救亡,近则汶川地震,每次当民族灾难降临的时候,都可以看到世界各地海外华人的身影。连接他们的正是共同的血脉和文化的认同,这种认同感不会因为身处他乡而有所改变,尽管他们可能有着不同的国籍,但是在华人遇到困难时他们用行动让人们真正懂得了什么叫“血浓于水”。
华人科学家的一致行动,也在无形中拓展华人群体在全球范围内的话语权。中国国力上升为话语权的争取提供了物质保障,而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是其核心要素,全球华人广泛的认同也正是民族影响力提升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