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拐点”未到

时间:2012-07-05 10:09   来源:人民日报

  欧盟峰会给市场带来的一丝暖意,很快被7月3日公布的一系列疲弱经济数据驱散。峰会达成的三项重要成果——欧洲稳定机制(ESM)可直接向银行注资、可直接购买债务国国债以及1200亿欧元的经济刺激计划,曾令金融市场一度为之振奋,股市、汇市、债市反响积极。但是,这些成果落实起来困难重重,且实质性问题并未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的乐观情绪只能是“昙花一现”,欧盟债务危机并未因此迎来“拐点”。

  欧盟眼下面临的最首要、最迫切的难题就是ESM能否顺利启动。在欧盟峰会的三项成果中,有两项都直接依赖ESM的资金。ESM原计划今年7月1日启动,但因德国至今未最后完成批准程序而被迫搁置。目前,德国国内对欧洲应对债务危机的举措质疑不断,认为这一机制绕过了民主和司法监督,也违背了欧盟的“不救助原则”。德国宪法法院7月10日将就此举行首场听证会。德国总统高克表示,在法院做出裁决前不会签署这一机制。这意味着ESM短期内难以启动,相关救助也就无从谈起。

  退一步说,这一机制即便未来得以启动,能否顺利救助银行仍是难题。根据此次峰会达成的协议,ESM救助银行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即欧洲要形成统一的银行监管体系。而实现这一条件十分困难,要求欧盟的成员国上交银行监管权是个很复杂的“任务”:欧洲许多国家的银行都存在严重的问题,谁也不愿意把监管权交出来,以免导致本国银行问题“曝光”。对于如何建立统一的银行监管体系,欧盟此次峰会提出在年底前拿出建议,目前看来这是一张“空头支票”。即便今年底拿出建议,讨论、修改、讨价还价还将耗费时日,而且这一过程很可能引发成员国间的矛盾冲突,究竟何时才能落实难以确定。

  此外,ESM的资金直接购买债务国国债也面临不确定性。ESM的规模仅为5000亿欧元,要同时救助欧洲的债务国政府和银行,本就显得“力不从心”。此次峰会并没有实现资金规模的扩大,未来恐难以应对主权债务和银行问题的持续恶化。根据峰会达成的协议,动用ESM资金直接购买国债须获得欧元区国家一致同意,而任何国家都有否决权。峰会刚刚结束不久,芬兰和荷兰政府7月2日就公开表示将封杀这一提议。

  如何刺激经济是又一道难题。没有经济增长,欧洲就无法走出债务危机。有关紧缩与增长的辩论在欧洲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此次峰会似乎给出了答案,但仅凭1200亿欧元的刺激方案很难实现强劲增长。从规模上看,1200亿欧元仅为欧元区GDP规模的1%,很难在刺激力度上有过多期望;从结构上看,其中如何使用来自欧洲投资银行的600亿欧元模糊不清,而来自欧盟结构基金的550亿欧元并非新资金,不过是重新包装而已,不会带来新的增长。

  除了峰会达成的共识难以落实外,欧盟在如何提升南欧国家竞争力、如何打造“财政联盟”等实质性问题上几无进展,这些也从基本面决定了欧洲面临的挑战将长期存在,要走出危机尚需时日。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