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巴西面临货币政策再宽松

时间:2012-04-17 10:38   来源:中国证券报

  本周两大新兴经济体印度和巴西将召开新一轮的议息会议,与此前数月欧债危机暂时平息、全球经济前景趋于明朗化不同,目前新兴经济体普遍面临日益复杂的内外经济形势,已进入较为微妙的货币政策调整期。

  市场普遍预期印度和巴西将分别以降息来应对当前外围经济形势的再度急转,即美国复苏动力不足、欧债危机风暴眼转移至意大利和西班牙以及新兴经济体增长率出现滑坡,如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近日陈述的“(全球经济的)风险依旧高企,经济情况仍很脆弱”。

  当然,通胀率的回落是外界预期印度和巴西央行本周将降息的主要诱因。今年前三月印度批发物价指数(WPI)同比升幅分别为6.89%、6.95%和6.89%,在去年的大多数月份里印度通胀率都在9%以上,而在2010年的3月至6月份,该指标连续四个月超过10%。为抑制国内通胀局势,印度央行从2010年1月至去年10月累积加息375个基点至目前的8.50%,此后该行一直维持该利率水平不变。

  巴西方面,巴西通胀率自从在去年9月份见顶(7.31%)后,便开始逐步回落,今年3月份最新通胀数据为5.24%。但与通胀率一同回落的还有经济增速,去年巴西的经济增长率仅为2.7%,不到2010年增速的一半,两大因素导致巴西货币政策在去年出现“急转弯”,即从上半年的累计升息175个基点转变为下半年的累计降息150个基点,并在今年两次降息至当前的9.75%,累积幅度达75个基点。巴西是新兴经济体中货币调整频率最高的国家,充分凸显其货币政策调整的难度。

  另外,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动态也在很大程度上牵制或影响着新兴经济体的相关决策。如美联储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QE3)的预期虽然降温但是仍为待选工具,日本央行和英国央行近期进一步扩大量化宽松政策也是“箭在弦上”,部分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的宽松预期仍然较高。

  发达经济体此前创造的巨额流动性也已经显露其负面效应,这表现为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和国际投机资金再度活跃,前者导致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上升制约了诸如韩国、越南和菲律宾等经济体的货币宽松空间,从而进入货币政策观望期;后者则导致巴西、哥伦比亚和秘鲁等新兴经济体推出汇市干预措施或资本管制举措来抑制本币的升值。巴西近期的大幅度降息其中一个目的便是缩小实际正利率水平,减少热钱流入数量,但由于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的平均利差较大,在市场风险偏好好转的情形下,新兴经济体重新吸引巨额热钱流入,亚洲开发银行在最新发布的《2012年亚洲经济展望》报告中就表示亚洲发展中国家在货币决策中需警惕国际投机资金的影响。

  总而言之,全球经济前景不确定性的阴霾日趋凝重,发达经济体的宽松举措为市场注入巨额流动性,加大了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性,并使国际投机资金再度活跃,新兴经济体不得不谨慎观望和提前布局以稳定实现经济的平稳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兴经济体的货币决策难度正在日益加大。

编辑:樊玉娇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