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比世界各国共进西餐,西方已吃到最后的甜点,中国刚开始品尝大菜,但却要一起AA结账,岂能让人心服?
欧盟要征收航空碳排放税,引发众怒。22日,中、美、俄、印等29国在莫斯科发表联合宣言,齐声对碳排放税说“不”,同时拟定了一系列“报复”措施。可以说,强势的欧盟“环保警察”,遭遇了更强势的“抗法”同盟。
面对其他国家联合“抗法”,欧盟很委屈。按照欧盟的说法,用碳排放税应对全球变暖问题,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既然各国因利益纠葛,使全球气候大会难以取得成果;欧盟只能勉为其难站到前台,当个义务的“环保警察”。
欧盟占据了“道德的高地”,但做法却颇为“单边主义”,更由于与金钱直接挂钩,也就难免有谋私之嫌。
按照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测算,一旦欧盟碳排放税付诸实施,未来8年欧盟将获利238亿美元。而不少人就认为,当前欧盟债务缠身,迫切希望新开财源,因此对过往飞机“雁过拔毛”,还不用设置收费站,自然最为轻巧。
而且,欧盟未必没有更大的野心。国际碳排放交易尚处于起步阶段,欧盟碳排放税付诸实施,无疑将强化欧盟在未来碳交易规则上的制定权。据称,未来碳交易市场将可比拟国际石油市场,一条小规则,背后牵涉的可能是数千亿美元利益。欧盟“一家独大”的结果,必然是欧盟“一家独赚”,这显然严重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
所以说,碳排放税以“道德”的名义出台,但难以摆脱“利益”的纠葛。欧盟的越位,更凸显了其对自身利益的高度重视,并最终“先下手为强”。
欧盟没有“替天行道”的权力,其无一例外地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航企征收碳税,更严重违背《京都议定书》等国际协定规定的“共同但有区别”原则。
所谓“共同但有区别”,是指虽然对全球变暖各国都有责任,但地球上相当多的二氧化碳是发达国家在过去排放的,这些国家不能迫使发展中国家承担相同的责任,遏制后者合理的发展。这就好比世界各国共进西餐,西方已吃到最后的甜点,中国刚开始品尝大菜,但却要一起AA结账,这岂能让人心服?
29个“抗法”的国家中,美国等国主要不满欧盟的独断专行和收钱自肥,中国等国还反对欧盟挤压弱者的发展权。于是,各方一拍即合,共同对欧盟说“不”。这种近乎摊牌的局面,导致的最终结果大致有两个:一是欧盟认输,碳税搁置,29国获胜;二是欧盟不认输,第一次碳贸易战开打,两败俱伤。
欧洲还处于债务危机的阴影下,有赖于中、印、美等国的帮助。从这个角度看,第二种选择可能是下下策。对欧盟来说,现在最要紧的,应该是赶快调整立场。颜面大输固然不爽,但以牙还牙则情况更糟。或者,为了挽回点面子,欧盟还是将碳税的责任让给联合国,毕竟,现在不是100年前,世界的事务已非欧洲人说了算了。环保大业亟待推进,但过程也需要民主,如果敲骨又吸髓,那就不是“环保警察”,更多是非法又缺德的 “环保海盗”了!(刘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