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索不达米亚之殇

时间:2012-02-21 13:20   来源:人民网

  随着美国士兵的正式撤离,伊拉克局势走向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想当初,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仅用3周时间,就轻而易举地击垮伊拉克军队,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但此后,美国花了8年多时间进行“维稳”和“重建”,付出了高昂代价。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死亡4487人、3万多人受伤,耗资多达8019亿美元。

  虽然美军对伊拉克的占领画上了“句号”,但美国人留下的不是发动战争时承诺的一个“和平、民主、发展”的伊拉克,而是一个满目疮痍、危机四伏的“烂摊子”:政治生态失衡,教派纷争激烈,经济百废待兴,民生困苦艰难,社会秩序混乱,安全形势严峻,恐怖阴霾密布,暴力活动频发。仅今年以来,首都巴格达就发生多起恶性爆炸事件。更令伊拉克人民创痛巨深的是:战火吞噬了10余万无辜百姓生命,导致100多万人无家可归。历史上富庶无比、有“天赐花园”之称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成了民族、宗教、地域矛盾此起彼伏,流血冲突不断的灾难之邦。

  在许多人看来,这是一场“本来就不应开始的战争”。西方学者约翰·丁·米尔斯海默也在他的《领导人为什么撒谎:关于国际政治领域谎言的真相》一书中,提出美国在入侵伊拉克时撒了四个大谎: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伊拉克与“基地”组织有勾结、伊拉克在“9·11”恐怖袭击中发挥了作用以及美国政府开战前还在寻求和平。事后证明,这些都是弥天谎言。美国以莫须有的罪名,不顾国际社会强烈反对,绕过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拉克大动干戈,把一个主权国家的元首送上绞刑架,这既不是一项鲁莽轻率的举措,也不是对“9·11”事件的过度反应,而是蓄意除掉敌对政府和潜在威胁的既定战略步骤。

  国家安全、经济利益、自由民主价值观、全球领导地位是美国国家利益的四个层面,也是美国全球战略的主要目标。美国的中东政策是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过:“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结合部的中东,不仅是油气富集的能源宝库,还是连接多个海洋的交通枢纽及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其战略位置之重要可想而知。

  美国中东政策的核心内容包括:维护美国在中东“独步天下”的主导地位;控制中东的石油资源和运输通道;确保以色列的生存与安全;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和敌对大国的出现以及遏制伊斯兰极端势力;促进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民主化”,按照美国模式改造这些国家。为了美国的利益,1991年美国打了海湾战争。但那场战争美国并没搞掉萨达姆,反而给他留下足够实力生存,以便让伊拉克牵制对美国抱有敌意的伊朗。当美国认识到萨达姆继续掌权只会危及它在中东的利益时,“9·11”事件为绞杀萨达姆提供了契机。

  尽管伊拉克战争导致美国“反恐”重心偏移,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暴露了其“民主自由”旗号背后的虚伪,使美国在世界面前失去道义制高点,也使自己的国际信誉严重受损。然而,美国通过伊拉克战争,剪除了萨达姆政权这颗眼中钉,大大削弱了中东的反美力量,进一步强化了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存在,增强了美国的地缘政治影响力和控制力,并对中国、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大国构成长期战略制约。同时,美国通过伊战再次认识到军事力量的“有限性”,对内确立了“均衡”的建军路线,对外强调政治、外交手段的综合运用和盟友的作用,促使美国的防务政策和军队建设更趋理性、务实,开始步入新一轮安全战略调整期。美国如期实现从伊拉克撤军,就是这种调整的集中反映。

  无论是占领还是撤离伊拉克,都是出于维护美国利益的考量。舍此,美国才不在乎别人怎么说,更不在乎伊拉克今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编辑:樊玉娇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