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最近做了一个调查,请网民选择一个词来表述对周边国家的印象。结果绝大多数网民对缅甸都选择了“玉石”。这样的选择没有什么出人意料之处,但有趣的是,在列出的一些代表缅甸的词语中还有“亲华”一词,而选择这个词的网民寥寥无几。
中国老百姓对中缅关系的认知应当说是符合实际的。尽管缅甸是我们的近邻,与我们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但对中缅关系的认知恐怕不能脱离缅甸的实际,更不能脱离缅甸与国际社会,尤其是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关系这一大背景。
观察缅甸,既要考虑我们的利益,也要能设身处地从缅甸的角度来看一些问题,更要注意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对缅政策及其变化可能产生的后续影响。
我们在谈论世界局势时,常会提及多极化趋势。即便新兴市场国家的群体性崛起已经成为多极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但在国际金融领域,西方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也是西方国家总以金融或经济制裁作为推进其价值观传播的“利器”的原因。在当今这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中,与外界金融联系的隔离等于堵截发展的出路,是被釜底抽薪。制裁对于像缅甸这样的弱国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笔者不久前曾有机会去缅甸采访,切身体会到西方的制裁对这个国家造成了怎样的伤害。缅甸的银行系统几乎与外界隔离,没有哪个西方金融公司或银行能在缅甸开展业务;缅甸原本还颇有些基础的制造业也几乎瘫痪。有缅甸朋友告诉我,2003年时,缅甸有三四百家服装鞋袜的加工厂,相当一部分是接美欧的订单。由于制裁,这些工厂几乎全部停工。有很多工人去泰国、马来西亚打工,也有去做女佣的,还有一部分去做了按摩女。
西方的制裁不仅使缅甸被隔绝于国际社会之外,甚至不能成为一个正常的东盟成员,也加大了其国内贫富差距,致使社会不稳。比如,失去了制造业的发展机会,就等于是断了穷人提升生活水平的道路。这个国家开始出现贫富两极的严重分化,国内变革的要求也因此不断加大。
缅甸还有点更特殊的地方。表面看,缅甸受西方制裁,是一个被封闭的国家。可实际上,缅甸却又是一个有一定开放度的国家。缅甸希望发展经济,但由于受美欧制裁,金融与经济上与外界隔绝。但是在缅甸很多著名的旅游点,又都可以看见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缅甸与东盟国家也保持着一定程度的联系。在泰国,媒体上常有发自缅甸的深度报道和新闻分析。而大量到泰国、马来西亚等国打工的缅甸人,更是将外部世界的信息带回了国内。缅甸国内的反对党力量也相当强大,昂山素季虽被软禁,但她在国内外都有很多追随者,影响力很大。许多在海外的缅甸人士也相当活跃。此外,缅甸由于曾受英国殖民,很多人懂英语,这是他们了解外部世界信息的重要工具。变革要求不断上升促使缅甸不断形成“半开半合”的局面。
去年春天,缅甸政府开始了变革的进程。缅甸政府的目标是很清楚的,通过变革提升缅甸的国际地位,让缅甸经济活起来,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促使西方解除制裁。因此,缅甸的变革进程又充满了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讨价还价”。
从截至目前的变化看,缅甸政府的确顺应了西方的一些呼应,比如释放了一些所谓的“政治犯”,允许昂山素季领导的反对党注册成为合法政党并参加选举,解除对一些国外网站的封堵,等等,但又因为“做得还不够”,尚未得到解除制裁的许诺。西方的门似乎已经开了一点,比如美国、英国都拿出了一些钱,给予缅甸小额援助,用于民生和环保等项目。与此同时,缅甸官员也在不同的场合明确表示,缅甸不可能完全按照西方的指挥棒走。
西方与缅甸的博弈发展到今天这一步,已经具有很强的战略意味。美国官员在访缅时已经将条件讲得十分清楚,其中主要有两点,一是释放所有的“政治犯”,二是断绝与朝鲜的军事关系。
把这两点放到美国“重返亚洲”的大背景下观察可以看出,美国显然希望借缅甸的变化,在东南亚和亚洲树立起“民主自由的旗帜”,同时进一步巩固其在亚洲的主导地位。不过,第一个条件涉及了缅甸的内政,第二个条件则主要与美国的亚太战略相关。这一步如果按照美国的目标走出去,势必会影响到亚洲未来安全格局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