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世界政策研究所网站12月14 日文章】题:中国和美国:爱恨交织的根源(作者《纽约时报》前总编辑西摩·托平)
当我们展望未来,展望我们在这个动荡世界的安全状况时,没有哪项外交政策任务比确定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更重要。那将是危险的竞争关系,还是奥巴马总统提议的互利伙伴关系?眼下一切都不确定。一些矛盾和误解可能给未来蒙上阴云。
看看这个事实:稳步发展武装力量的中国已经沿本国海岸部署反舰导弹发射场,这些武器能够摧毁美国舰船。在南中国海,北京历来声称对帕拉塞尔群岛(即我西沙群岛——本网注)和斯普拉特利群岛(即我南沙群岛——本网注)拥有主权。
考虑到这些,尽管面临削减军事开支的国内压力,五角大楼在当前的预算计划中要求国会增加拨款,加强美国在西太平洋的武装力量。奥巴马总统上个月宣布计划在澳大利亚的一个新基地部署 2500名海军陆战队员。国务卿希拉里站在马尼拉湾的一艘美国军舰上重申美国和菲律宾的军事联系。
但是,与这种紧张关系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北京现在有超过12.5万出类拔萃的年轻人在美国的教育机构就读。看看这些情况:中国是美国的头号债主,持有超过1万亿美元美国国债,而且还在购买更多。大批中国人在北京的麦当劳购买可乐和汉堡;在梅西百货这样的商店里采购成套服装——我敢说,你找不到几件没有“中国制造”标签的衣服。
中国与美国接触过程中存在的这些矛盾和冲突是双方自古以来爱恨交织的关系产生的结果。你必须追溯到这个关系的根子上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领导层当前的行为、政策和意图。
我在长达半个世纪报道中美交往的过程中发现,双方的关系一直是模糊的,对抗的。
【美国世界政策研究所网站12月20日文章】题:中国对美国:合作超过竞争(作者西摩·托平)
许多人对中国大力建设海军的战略意义表示担忧。这些行动包括从乌克兰购买一艘航空母舰,这是中国第—艘改造的航母。它还大力扩张潜艇舰队,其中一些是核动力潜艇。但中国人也许只是把加强海军看作必备的防御举措。中国仍有不安全感。贸易是中国的生命线——带来其制造业基础和粮食生产所必需的原材料,其中大部分来自美国,用于养活其迅速增长的人口。而自相矛盾的是,正是美国海军把守着通向中东港口的海上航道。在这些航道行驶的油轮提供了中国58%的进口石油。中国设想本国海军能令其减少对这些航道的依赖。北京已经部署了驱逐舰去打击索马里海盗活动。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与中国的对抗仍是两国最易引发争论的问题。目前各方在南中国海和台湾海峡通道上的军事集结必然会提升由于偶发事故或错误估计造成的海上或空中冲突。
展望未来,建立与中国持久的伙伴关系并无奥巴马总统所说他要寻找的绝对公式。这两个世界经济和军事大国在一定程度上的竞争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