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尼亚纪行:“流水逝去,石头留住”

时间:2011-12-22 10:28   来源:人民日报

  在罗马尼亚普拉霍瓦县斯拉尼卡市,当地农民鲁齐安多列(左二)在家中热情接待到访的人民日报社代表团。本报记者 张强摄

  飞机临近布加勒斯特,喀尔巴阡山的雄姿渐渐清晰起来,蜿蜒的多瑙河像一条玉带,飘落在连绵起伏的山峦间。

  虽是初次到访,却有故地重游的感觉。《勇敢的米哈依》、《沸腾的生活》、《最后一颗子弹》、《多瑙河之波》,上个世纪70年代流行于中国的罗马尼亚电影镜头一一掠过,如此生动而贴近。

  一见如故。《真理报》门前,迎候在那里的总经理卡塔诺见到代表团,就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我们的友谊不是始于新世纪,而是相识相知多年。”

  这家报纸的前身是创刊于1931年的罗共中央机关报《火花报》,1989年罗政局剧变后更名。报纸经历了不同阶段,几经沉浮,2006年转入集团化运营,目前发行量约12万份,同时办有56种子报刊,成为罗马尼亚规模最大的媒体“托拉斯”。近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报纸广告收入有所下降。卡塔诺说,《真理报》一贯重视中国报道,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对中国的报道更多,有关中国发展成就、中国模式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改革开放成就了中国奇迹,罗马尼亚为你们祝福。”

  初冬的罗马尼亚层林尽染,黄澄澄的原野和白皑皑的山顶映衬交融,美不胜收。斯勒尼克,布拉索夫,锡纳亚,一路行来,室外的寒流抵不住心中的暖意。“你好、谢谢、不客气”,“长城、功夫、天安门”……与许多罗马尼亚人谈到中国,他们能随口说出不少中文名词。特别是50岁以上的罗马尼亚人,对中国的了解真不少。

  这里是喀尔巴阡山深处,普拉霍瓦县(相当于中国的省)斯拉尼卡市。参观完“统一”盐矿返程途中,代表团的车临时停在一个农舍前。一阵犬吠打破了宁静。见到远道而来的中国客人,主人鲁齐安多列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他抱出两坛自家酿造的果子酒,说这是罗马尼亚的“茅台”,一个劲地让我们“多喝些”。“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天安门、长城、功夫”……谈到中国,他用不太流利的中文不时蹦出几个名词。他说:“我从小就知道中国、向往中国,可惜没有机会、没有足够的钱到中国去,平常主要通过报纸电视关注中国的消息,知道中国经济发展很好,将来肯定能够成为世界第一。”代表团表示:“让你的女儿好好读书,争取将来到中国留学。到了中国,遇上什么困难,到人民日报社找我们。”鲁齐安多列激动得流下热泪。他说:“我是看着中国电影长大的,你们是看着罗马尼亚电影长大的。你们从那么远的地方能来我家做客,这是我莫大的荣幸,我将永远记住这一天。我们过去是兄弟,现在也是兄弟,永远都是兄弟!”

  是什么成就了这份兄弟情谊?答案也许要到历史深处探询。中国与罗马尼亚远隔千山万水,但世代友好。早在17世纪,罗马尼亚人斯帕达鲁就来到中国,撰写了《中国漫记》,盛赞中国人民勤劳善良,中华文化悠久璀璨,东方工艺精湛绝妙,把中国古老文明介绍到罗马尼亚和中东欧。这本书,被誉为“展示中国古老文明的一幅才华卓绝的壁画”。上世纪20年代,鲁迅、茅盾等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把罗马尼亚伟大诗人埃米内斯库的诗歌、散文等介绍到中国,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中国读者。抗日战争期间,扬库等罗马尼亚青年在中国人民最艰难的时刻,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把宝贵的青春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1949年10月5日,新中国刚刚诞生,罗马尼亚就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课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冲突、震荡,分化、重组,历史从来都不是直线前行的。但巨大的世事变迁,没有改变两国人民的彼此牵挂。罗马尼亚水灾中国援手,中国地震罗马尼亚倾力。共同的命运,共同的记忆,连同一起走过的日子,已经铭刻于心。

  “流水逝去,石头留住”,这是在罗马尼亚访问期间听到的一句民间谚语。意思是说,不管时间如何推移,总有一些东西历久弥新,比如,对于两国人民友谊的珍视,对于未来发展的期许。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