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保卫:中国气候传播研究与英美同步 成效逐步显露

时间:2011-12-20 10:42   来源:人民网

中国人民大学郑保卫教授做客人民网谈气候传播

  德班世界气候大会不久前南非闭幕。虽然仍留下了不少遗憾,但是经过激烈的谈判,大会还是在最后时刻推出了体现发展中国家根本诉求的决议,发展中国家的声音得到彰显,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得到保护,这样的结果与两年前哥本哈根大会相比,可以称得上是为气候谈判交出了一份“积极的答卷”。

  短短两年时间,国际气候谈判为什么能出现如此微妙的变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保卫教授19日在做客人民网访谈时,从气候传播的角度,给出了全新的阐释和解答。

  “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启动了国内第一个气候传播研究项目。”郑保卫教授说,我们预期的目标是,推动政府、NGO和媒体在国际谈判中正确表达中国政府的立场,传达发展中国家的声音,赢得国际社会、国际舆论的支持。项目进行两年以来,我们形成了多个研究报告,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谈到启动气候传播研究的动因,郑保卫记忆犹新:“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政府、NGO组织以及媒体虽然做了很多积极的工作,但是一些西方国家仍把大会没有取得进展的责任推到中国头上。作为研究机构,很有必要关注和总结这个会议在谈判过程中,政府、NGO以及媒体所发挥的作用,要研究应怎样推动三者互动,避免西方国家把不实之词强加给中国。”

  郑教授说,看到这个教训以后,人民大学就和一个NGO组织——香港乐施会合作,建立项目组,跟踪研究气候谈判会议期间政府、NGO和媒体的作为。经过两年的研究,项目组对气候传播研究和服务的对象形成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郑教授建议,首先,在气候传播中,政府可以更加开放,主动和媒体、和NGO接触,使媒体和NGO更好地理解政府的立场、观点,以及政府需要媒体和NGO配合开展的事情。项目组在研究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一些想法,希望政府通过各种形式,在会前、会中、会后主动和媒体、NGO联系和沟通。

  其次,NGO作为民间组织,可以代表和反映民意。郑教授介绍,人民大学合作的NGO组织——乐施会香港,主要做扶贫发展项目,这几年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他们也做了很多工作。郑教授认为,作为NGO组织,首先要充分了解民意,第二要充分表达民意,表达就是通过各种场合,把民意传达给政府,甚至传达给国际社会,当然也传达给媒体。

  第三,对媒体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做环境报道、气候报道的记者和编辑,要增强气候变化的意识,增强气候传播的意识。另外,还要增加这方面的知识,总体来看,目前记者对这方面的相关知识掌握不够,这样报道出来的新闻,专家看了不在行,老百姓看了看不懂。所以,第三就是提高技能技巧,使我们气候方面的报道,让老百姓理解得了,并最终把接受和理解的内容化作行动。

  第四,是公众,这是我们项目组明年要重点投入和研究的方向。我在对气候传播下定义的时候,就突出了公众在气候传播中的作用。定义是这样说的,气候传播作为一种传播现象,是将气候变化信息及其相关科学知识,为社会与公众所理解和掌握,并通过公众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以寻求气候变化问题解决为目标的社会传播活动。

  这段话当中两次提到“公众”,就是说气候传播最终的落脚点在公众。让公众对气候变化、对气候传播有认识。有了认识之后,明确自己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在气候传播中,要承担什么样的义务,有什么责任,让大家主动参与进来,这将是我们的主要研究对象。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