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阿拉伯之春已逼近你身边”。这句很不客气的威胁昨天由美国参议员麦凯恩发出,他说的“你”指的是俄罗斯总理普京。以反俄闻名的麦凯恩以前也咒过普京,但这次的底气显得尤其足,因为5日有数千名俄年轻人走上莫斯科街头示威,抗议杜马选举不公。西方舆论6日兴奋地宣布这是“12年来俄罗斯最大规模的反普京示威”,它很像“推特革命”,或者叫“俄罗斯之春”,也很像是要“占领克里姆林宫”。同一天,俄美高层围绕选举是否公平爆发激烈口水仗,挑起战火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公开宣称俄选举“既不公平,也不公正”,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则迅速回击说“政治体系是俄罗斯内政”,不用西方帮忙。分析人士认为,俄美这次交锋涉及俄罗斯政体的合法性,有可能成为华盛顿向莫斯科发动摧毁性攻击的序幕。当年乌克兰颜色革命就是从否定总统选举结果开始的。希拉里的仓促表态显示,美国已经有了通过一场颜色革命推翻“普京统治”的雄心,他们正在选举后的俄议会中寻找机会。
俄总统回击希拉里指责
“俄罗斯杜马选举既不自由,也不公正,俄罗斯选民有权利要求对操纵和欺诈进行全面调查。”6日,正在德国访问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用这番话点燃了美俄口水仗的引信。法新社称,希拉里的论据是监督俄选举的欧安组织观察员称,选举存在大量舞弊现象。当日,与希拉里一同参加欧安组织会议的俄外长拉夫罗夫没回应此事,但俄国内对希拉里讲话反应强烈。
俄罗斯《观点报》说,俄总统梅德韦杰夫6日公开回击来自美国的批评。他说,国家政治体系是俄罗斯的内政,不关外国伙伴的事,选举已经进行了,结果也清楚了,这一选举完全符合俄选举法。俄中选会称,希拉里女士的话令人困惑,她应该更关心美国自己选举的问题。
“此次杜马选举的公正性没有问题”,俄罗斯多家主流媒体6日用这一信息回击希拉里。“俄罗斯之声”还援引来自西班牙等国选举观察员的话,称赞杜马选举是“俄罗斯民主的胜利”。俄保护选民权利协会会长费多洛夫用更激烈言辞批评美国,他说,这个国家一方面大谈人权、民主价值观,同时对像南联盟这样的主权国家实施轰炸,推翻他国政府,还在世界多个国家设立黑狱,虐待囚犯,哪有权在道德领域指责其他国家?
西方拿“阿拉伯之春”吓唬俄罗斯
“俄罗斯不需要普京”、“把普京扔进监狱”,5日晚,数千名俄罗斯年轻人喊着这样的口号走上莫斯科街头,指控俄执政党统一俄罗斯党靠舞弊赢得杜马选举。圣彼得堡当日也有小规模示威,两地共有近400名抗议者被警方逮捕。俄罗斯媒体6日说,示威是由受西方支持的俄自由派“人民自由党”和“团结”运动组织发起的。但西方媒体大多在报道中回避这一点,美国《时代》周刊则强调,这是普京走上权力巅峰12年来,俄最大规模反普京示威。
这篇题为“占领克里姆林宫”的文章说,“与以往那些由俄共和自由民主党组织的小示威不同,5日抗议的主角不是共产主义老大妈,也不是暴躁的民族主义者,而是由雅皮士和大学生组成的互联网一代,他们过去把愤怒宣泄在互联网上,现在开始走上首都的街头”。文章称,在这些人眼中,普京越来越像上了年纪的独裁者,支持他在明年竞选总统的统俄党则是“骗子和窃贼党”。
“走上街头的俄反对派显然受了阿拉伯之春的影响”,英国《独立报》6日这一判断从俄反对派将示威称为“脸谱革命”上就能看出。美国福克斯新闻干脆将普京称为“俄罗斯的穆巴拉克”,认为他已无力压制国内的反对力量。美国彭博社则说,如果俄政府找不到一个更合法的权力交接机制,“一个暴力的俄罗斯之春并非不可想象”。加拿大《环球邮报》说,统俄党在杜马选举中未能赢得半数以及5日的反普京示威,“就像在克里姆林宫墙头开了一枪”。
此次杜马选举被西方看做决定俄罗斯国家方向的大事,自然少不了“以坚定批评俄罗斯闻名”的美国参议员麦凯恩的参与。给他这一评价的俄新社说,在莫斯科爆发反普京示威后,麦凯恩在“推特”上写了这样的留言:“亲爱的弗拉德(弗拉基米尔·普京),阿拉伯之春已逼近你身边”。文章说,麦凯恩是著名反普京人士,今年10月他曾威胁称,“卡扎菲之死会让包括普京和巴沙尔在内的全球独裁者紧张”。
“谁仇恨普京,谁就是背叛祖国”,俄罗斯网民海克斯托在俄罗斯电视台网站上的留言让人看到了俄罗斯民意与西方舆论宣传的尖锐对立。他质问道,你们还记得普京上台前的俄罗斯什么样吗?“把俄罗斯从危机中拯救出来的普京是世界上最好的总统”。女网民安琪质问道:“俄罗斯人真希望暴力革命在21世纪的祖国重演吗?上街闹事的所谓反对派抗议者,你们搞这场闹剧收了西方多少钱?”
“我们应拿出900万美元,确保俄罗斯即将举行的总统大选公正透明。”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马克·托纳这句话6日被俄媒体当做美国插手的证据。俄新社称,托纳承认美国为俄非政府组织Golos协会提供财政支持,明年3月大选前还将提供更多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