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公报》14日刊文说,大城市往往伴生的“流行病”:人口膨胀、交通拥堵、市区积水、高楼火灾、噪音和光污染等症状日益凸显。特大城市该如何“治病”?来自他国的治理良方或能带来启迪。
文章摘编如下:
大城市往往伴生的“流行病”:人口膨胀、交通拥堵、市区积水、高楼火灾、噪音和光污染等症状日益凸显。特大城市该如何“治病”?来自他国的治理良方或能带来启迪。
治堵:纽约公交先行
纽约是美国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之一,然而它在全美城市碳排放量榜单上却排名靠后。据统计,在这个超过半数人口拥有私家车的城市中,近七成市民选择公交出行。据悉,纽约市区辟“公交专用道”,于8点至19点仅供公交通行,违者即罚。而“拼车专用道”是为鼓励市民拼车出行而设,想上此路,车内须有大于等于三名的乘客,否则车主将面临百元(美元)以上的高额罚款。
除重视公共交通,法国通过控制人减少车的做法亦卓有成效。据悉,法国驾驶员考试通过率低至50%,学员需用半年时间学习交规,包括法条细节和机械知识。这不仅保证驾驶员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也避免交通事故频发引起的堵车。
治涝:吉隆坡聪明隧道
面对市中心的排涝问题,吉隆坡政府耗资4亿多美元修建了一个叫做“聪明隧道”的暴雨管理和道路隧道系统。一旦遭遇暴雨洪水,除了常用排水道,政府将车道封闭,把直径12米的隧道变成排洪通道,这把吉隆坡的排洪能力提高到百年一遇。
德国汉堡则在地下设大容量的调蓄库,既保证汛期排水通畅,又实现雨水的合理利用。同在美国,一旦预报大规模降雨,政府就会发放集水桶,鼓励民众露天集水用于浇灌花木、冲洗马路,避免内涝和节约水资源,一举两得。
防火:韩国从娃娃抓起
作为全球第一高的迪拜塔,为避免高层火灾,每25层建增压空调庇护所,用以释放热量和烟雾,同时塔内装配救火专用逃生电梯,内部安装独立电话线路,保障危急时刻的通讯正常。在韩国,消防安全教育从小抓起,幼儿园每月学习逃生灭火知识,每年一次实地模拟。同样,德国高层建筑中,消防部门和民众会定期举行演习,熟悉逃生路线。
美国政府则规定,高层建筑的材料、装潢、设施等必须全部使用耐火耐高温材料,法律特别对窗帘、家具、地板等材料作了极其严格的限制。而物业管理方面,在清理烟灰桶前,清洁人员被要求必须事先检查里面有无未燃尽的烟头。(叶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