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钱的美国人是疯了?破产?或两者皆是?

时间:2011-11-02 14:29   来源:人民网

  路透专栏记者James Saft日前发表了一篇文章《美国人为何依旧不存钱》。文中称,看到美国储蓄率下跌,不禁令人要问:美国人是疯了,还是纯粹已经破产?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就会决定美国究竟是会走向另一次经济衰退,或是会由政策引领经济复苏。

  据路透社中文网报道称,美国9月个人储蓄率跌至3.6%,为2007年12月以来最低。基于美国家庭财务仍然因为房价挫跌而饱受压力--况且过去10年多数时间美国储蓄率已经很低--减少储蓄的策略实在说不通。

  但选择不储蓄也是有一定的道理。毕竟,从2007年年末以来推出的种种政策,都是为了把钱从储蓄一族的口袋搬出来,以便减轻贷款一族的压力。负实质利率让存钱的人受到惩罚,迫使他们只能接受极低的报酬,或是接受较高的风险。

  在此同时,那些为了协助房市而设计的政策,成功地减少了许多负债民众的支出,但实际上未能拉抬房价,从而无法让贷款一族和无负债持有房产者共享政策成果。

  这些都对储蓄一族构成不利条件,有些人或许便认为,节俭的报酬与风险并不合算,也比不上花钱的乐趣。光看这一点,这可算是货币政策的胜利,因为美联储已经诱使民众作了违反自己最大利益的行为,为协助一个更大的目标而作出贡献,那个目标就是缓和降低杠杆趋势的冲击。

  也许已经破产

  所以,如果美国民众是因为看不出储蓄的好处而花钱,就算得上是美联储的一点成就了。不过也许还有一个更简单的解释,看看上周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意外强劲的数据,可以拿来说明一下。

  美国第三季GDP环比年率为增长2.5%,虽然消费者支出是一大助力,但民众花费的内容大有玄机。医疗保健及公用事业的支出,是消费者对经济成长贡献的主要推动力,毕竟这些开支是很难省的。而且这个现象的环境背景,是愈来愈多迹象显示,美国民众基于经济因素考量而延后或放弃医疗。

  确实,看来很多人不存钱是因为他们根本没钱可存。这使得判读近期经济数据的难度升高,虽然有些数据表现令人感到振奋,但很难就此认定美国已经摆脱经济再度衰退的风险。

  有一件事是很明确的,储蓄率总有一天必须要上升。暂时不储蓄或许有助降低减债的痛苦,但这只不过是把痛苦延后。这是因循茍且,而非解决之道。资产市场目前并未考虑到储蓄率上升的因素,但总有一天,当政策药效消退时就会了。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