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上个月在华盛顿开会,正赶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诸公也在华盛顿开会,国际舆论就都注意着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会不会宣布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决定。结果,伯南克没提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这事,美国股市应声下跌。幸好他又说,美国经济虽然表现不好,但还有手段。于是,股市在下跌之后,又出现了一轮反弹。美联储未来要开的会还很多,关于是否以及何时出台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的问题已经成为牵动世界政治界、经济界敏感神经的重要话题。
人们为何那么在意美联储是否推出新的量化宽松政策?许多经济学家和评论家都在为美联储找借口。有些人说,美国前两轮量化宽松政策没有起多少作用,再继续搞第三轮也不会有更大的效果,因此美联储放弃了这种做法。另一些人则说,伯南克是出于国内政治的压力,暂时在战术上选择了避让,实际上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只是个时机问题。
量化宽松,说白了就是美联储直接买入美国财政部发的国库券,而且买的数量及节奏都事先广而告之。美联储是美国的中央银行,中央银行买财政部发的国债,这种行为在西方经济学的教科书里被称为“印钞票”。无论是经济学理论还是历史实践都告诉我们,多发钞票会引起通货膨胀。美元是国际大宗商品的定价货币,美元发多了,自然会贬值,而美元贬值又会引起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美国的经济学界已经在为这种趋势打预防针了,说美国对付衰退的办法在于提高通货膨胀预期,美联储不应该再把通胀目标定在3%,而应该提高到4%-6%。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日本对美国大量出口,积累了大量美国债券。到70年代初,美国发现自己的黄金储备已经无法对付西欧国家和日本拥有的美元债权了,尼克松政府于是违约,关闭了美元自由兑换黄金的窗口,美元大幅贬值,通货膨胀冲击西欧与日本。西欧国家吃了美元债务的亏不算,还要遭受通货膨胀的后果。于是,西欧国家对前去访问的美国财政部长康纳利抱怨。康纳利冷冰冰地回答:美元是我们的货币,这是你们的问题。一句话,让西欧国家吃了哑巴亏,这之后,他们才有了组建欧元的努力。(丁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