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日益成为国际金融“避风港”。人民图片
日前,英国足球俱乐部曼彻斯特联队拟在新加坡上市的消息引起了足球迷和金融界的兴趣。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目前这一IPO申请已经获得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批准。同曼联队一样,来亚洲“淘金”的还有更多金融市场的参与者。由于对美国经济和欧债危机心存忧虑,大量资金、人才和金融机构转而追捧亚洲市场。“与美欧金融业阴云笼罩相反,亚太地区金融市场有着无限机遇。”《欧洲货币》杂志亚洲主编劳伦斯·怀特表示,未来金融业发展的重心在亚洲。
国际银行加快亚太布局
欧美许多大型国际金融机构近期掀起了新一轮裁员潮。根据保守估计,未来三至四年内,美欧金融业裁员总数将达到10万。在各大银行缩减在欧美业务之际,它们却加快在亚太主要金融中心的排兵布阵,以搭上亚洲金融业务发展的快车。新加坡华侨银行经济分析师谢栋铭对本报记者说,世界经济增长重心逐步转移到亚洲,其中以中国、印度、印尼为代表。亚洲经济增长很快,这一地区机会更多,国际银行把更多的目光和业务重心放到亚洲,这完全不让人感到意外。
《欧洲货币》杂志日前在新加坡主办一场金融论坛,吸引了近500位业内人士参加。“银行家都跟着资金走”,出席论坛的人士说,亚洲新兴市场储蓄率高,有着充裕的流动性,而且经济以“火箭速度”增长,投资回报率会更高。记者注意到,诸多投资机构对亚洲金融市场表现出浓厚兴趣。需要借钱的机构,如日本的市政当局、荷兰财政部,则希望亚洲更多地购买其政府债券,它们在现场举办了债券发行的路演。
亚洲金融中心地位上升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3年后,美国和欧洲金融业还没从危机中完全缓过神来,而中国香港和新加坡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亚洲两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目前,新加坡的外汇交易量在亚洲仅次于东京。今年3月,新加坡的亚洲美元市场“吸收”的美元资产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新加坡把自己定位成“东方瑞士”,重点发展资产管理和私人银行业务,这两块业务未来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此外,新加坡的大宗商品交易,包括现货、期货交易,也很活跃。香港有强大的资本市场,股市规模庞大,而且香港与中国大陆联系紧密,在未来竞争格局中优势明显。
分析人士指出,亚洲新兴市场国家金融中心在吸纳资金流入与对冲金融风险的能力建设上有了长足的进步,这种趋势将持续下去。亚洲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根据英国《金融时报》公布的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伦敦仍保持着全球金融中心龙头的地位,纽约排名第二,但亚洲一些城市正在大踏步赶上,有8座亚洲城市跻身于前20名行列,其中香港位列伦敦和纽约之后排行第三,上海与东京并列第五。
亚洲金融市场有待深化
然而,业内人士认为,除了少数金融中心外,亚洲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金融业的发展仍然较为薄弱。亚洲并未成为独立的“避风港”。最近几周,亚太地区资本有外流的趋势,美元的避险功能重新回归,亚洲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对美元汇率有所下滑。
经济资讯、分析和咨询服务机构IHS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拉吉夫·比斯瓦斯认为,亚洲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市场有待深化,还没有足够的流动性吸纳国际资本。他认为,亚洲应该继续致力于渐进的金融开放,促进多元金融体系发展,特别是资本市场的深化。
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李昌镛日前表示,亚洲金融市场似乎成为亚洲经济结构最薄弱的环节。资本市场的发展并非易事,甚至可能比制造业更难于发展,但其收益更高。亚洲要逐步实现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的多元化和扩大化,同时对金融市场上的重大创新进行适当监管。亚洲决策者应意识到,当务之急是“更好地”加强金融监管,而不是“更多地”监管。
人民币业务成为新的增长点
比斯瓦斯认为,中国金融业应该而且能够在国际金融市场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他认为,中国金融机构走出去,已经有很好的开端,但是,有必要加快步伐。目前,欧洲和美国的金融机构日子并不好过,很难指望它们为企业和贸易活动提供足够的金融支持,在这时候,需要中国金融机构发挥更大作用。
离岸人民币业务蓬勃发展,成为许多金融机构新的业务增长点。香港积极把握发展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的新机遇,巩固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新加坡、伦敦等国际金融中心也在积极谋求发展离岸人民币业务。
“鉴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投资者对离岸人民币产品非常感兴趣,金融市场密切关注着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最新政策。”德意志银行香港分行资本市场部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说,目前离岸人民币产品的选择面较窄,但是,业内人士十分看好人民币业务前景,认为中国会持续、渐进地开放资本项目,人民币在国际计价、结算以及资本市场中的使用会越来越普及。市场预期,不远的将来人民币会成为国际货币。新加坡星展银行经济学家柯大任表示,人民币和其他亚洲本地货币在国际金融市场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会使亚洲逐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人民网曼谷9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