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专家谈《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

时间:2011-09-13 13:57   来源:人民网

  9月6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引起了国际社会上一些关心中国发展、期待中国更好发展的专家学家的高度关注。日前俄罗斯科学院远东问题研究所中国经济与社会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柳德米拉·伯尼回答了本网记者就有关白皮书中相关内容提出的问题。

  记者:9月6日,中国政府发表的《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中说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探索出的一条新型发展道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道路已经并将进一步显示出其世界意义。这条道路的成功既需要中国人民坚持不懈努力,也需要外部世界的理解和支持。对这句话以您多年来对中国的研究该如何理解?

  柳德米拉·伯尼:确实,中国走在一条正确道路上。宏伟的经济与社会建设纲领,中国的和平崛起要求自我实现的和平条件。它的对外政策与数百万中国致力于建设小康社会的具有创造力的劳动者,是国家内部与外部因素和谐发展原则的真正体现,是中国科学发展观不可分割的部分。中国人民以自己真正不屈不挠的劳动不仅创造了内部的奇迹,而且创造了地球上的和平。这是它对和平发展的一大贡献。并且它得到了各国人民的理解与支持。我认为,这是和平发展的新道路,是中国的客观需要,也是世界所有国家的需要。

  记者: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为更多国家提供了通过经济发展和互利合作实现振兴的历史条件,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经济危机中中国经济一枝独秀,你对中国发挥的作用及对拉动世界回升的作用怎么客观看待?

  柳德米拉·伯尼:中国经济危机中一枝独秀。它善于(正如中国有句成语)化危为机。危机加快了发展模式转换的必要性。尽管遭遇了巨大的困难(可怕的地震、干旱与洪涝灾害)以及经济危机带来的种种问题,中国政府仍然能够克服成堆的问题达到和保持了中国经济高增长(8%的增长率)。

  尤其在社会领域收效甚多,特别是在农村,实现了粮食7年连续增长(七连增)。并且成功地养活了14亿人口,这个巨大的难题中国成功地解决了。从其自身来讲,是中国巨大的成功,值得好好的消化与研究。这也是中国为解决地球粮食问题做出的一个大贡献。

  中国在经济危机后拉动世界经济、加快经济增长、保持社会稳定以及其在世界上坚实的财政状况方面的主导地位都在客观上不断提升。

  记者:白皮书中说,实现“十二五”规划是中国和平发展的近中期目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指引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立了“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今后5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将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对中国的十二五规划,请您发表一下看法。它是否符合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发展方式是否值得其它国家借鉴。

  柳德米拉·伯尼:中国十二五规划是国家发展的一个新阶段。除了继续提升经济实力,还面临着为加快转换经济发展模式、转换社会模式(加快城镇化将导致农村与城市社会结构巨变,而城市居民将占优势)创建物质技术基础,最终都是为了转换体制模式(用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方法来拆散经济与社会的二元结构)。毫无疑问,第十二个五年计划考虑到了基本国情,对节约能源(土地、水,电)、保护环境、发展低碳经济赋予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样,在考虑基本国情的情况下,农业现代化纲要都是根据保持中国农村主要的经济体制的必要性出发的。

  对于中国的发展模式,考虑到各国国情,直接的借用是不可能的。同时,中共十六大及其三中全会通过的科学发展观的所有五项原则,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是非常值得注意和借鉴的。因为它们回答了任何国家稳定与高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