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政府近日宣布,将于今年8月底完成其自主研发的“全国互联网”工程第一阶段建设并投入测试运行。这是伊朗实施其“互联网本土化”设想与规划的一个重大步骤。如果既定方案实施顺利,伊朗将在2013年前分阶段在国内推广和普及“全国互联网”。
就伊朗方面而言,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价值观、文化和影响力被认为是对其国家利益与安全的重大威胁,互联网则是西方传播、渗透这些“威胁”的重要手段,是西方对伊朗发动的一场“软战争”。伊朗自主建设“全国互联网”,就是要将境内互联网打造成一个符合本国价值观、伦理和道德标准的“更清洁”的网络,下一步则希望其他伊斯兰国家加入,形成与西方分庭抗礼的新网络。
在国际方面,美国《华尔街日报》、《福克斯新闻网》等西方媒体则称,伊朗准备推出的“全国互联网”可将其国内网络和世界其它地区隔离开来,以借此摆脱在互联网控制权上的“弱势地位”。建设“全国互联网”是伊朗对外界通过网络攻击伊朗的有效反制措施。
伊朗大力推动符合本国国情的互联网建设,至少可以反映出人们对国际互联网认识的变化和全球互联网发展的一个新趋势。长期以来,互联网初创期的“自由”、“开放性”和“无边界”理念一直被认为是推动国际互联网发展的“基本信条和原则”。但在现实中,由于各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不同,信息化起始条件其实差别非常大。同时,伴随着国际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各国不得不应对日益增多的来自外来网络的犯罪和破坏活动,人们开始认识到互联网是“有国界的”,它的“自由”与“开放”性并非是绝对的和无限的。事实上,全球信息基础设施与国际互联网也正是通过各国互联网自身建设而逐步连结并整合在一起的。
全球互联网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就是,国家信息主权意识与信息化发展的自主意识日益增强。既然人们认识到互联网是“有国界的”,那么随着互联网在各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维护国家信息主权自然就成为信息网络时代国家利益和国家主权的一个新内容和新课题。互联网源于美国和西方,支撑全球互联网发展与普及的关键性技术、设备、标准、协议和规则大多都掌握在信息化发达国家手中,这使得许多发展中国家逐步认识到增强本国互联网与信息化发展过程中“自主性”的重要意义。伊朗不仅自主研发本土化互联网,还在研发国产的操作系统,并计划明年初推出一个服务于本国互联网的名为“Ya Haq”的搜索引擎,用以取代谷歌、雅虎等西方国家开发的互联网搜索引擎。
称伊朗此举可以将其与世界其它地区完全隔离,其实是个别媒体的夸大其词。事实上,国际互联网在全球普及的近20年里,世界各国经济、金融、贸易和社会交流日益紧密地连结在一起了。伊朗也仍然需要保留开口,与外界进行包括经济在内的交往,彻底切断与国际互联网的联系、完全与世界其他地区隔离开来,是不太可能做到的。如何增强对互联网的自主性和控制力,同时又能通过国际互联网受益,是一项长期的课题。前者需要开发和建设与互联网基础设施有关的“硬件”,后者则需要完善与互联网国际规则有关的“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