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殷弘解读美国参联主席马伦访华多处玄机

时间:2011-07-14 14:18   来源:人民网

  13日中午,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伦结束对中国的访问返美。在华期间,他首次近距离接触了中国海陆空三军,发表了许多令人关注的言辞。本网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时殷弘。

  中国军方必会保护好国家战略机密

  时殷弘表示,今年年初以来,中美军事交流全面恢复,在短短半年有了非常引人注目的进展。马伦此次访华是中美两国政府共同磋商决定的。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访美期间曾参观了美军的高级指挥机构,让马伦参观二炮是一种“礼尚往来”,因为我们不可能永远让二炮保持神秘。凭借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经验和责任感,他们一定会保护好涉及国家安全的内容。

  他指出,参观二炮是中国政府单方面做出的决定,并非应美国的要求。这表明中国正在积极提高军事透明度,积极应对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关于中国军事透明度的抱怨,在这方面也变得更有经验,更有自信。

  谈到美国的态度,他指出,美国国防部、参谋长联席会议,包括马伦上将都赞扬了这次行动。将来,中国军方会让美国军方看更多内容,但肯定也是出于中国单方面的决定,而不是因为美国的请求。过去、现在、将来,中国政府和解放军一定会在可能条件下既做好军事外交,又能保护中国的核心或非核心的战略战术机密,只要这些机密确实是中国根据国家安全需要界定的。

  美国并未承认也不愿中国成为战略强国

  马伦在人民大学演讲时提出,中国是一个崛起的大国,而不是崛起中的大国。对此时殷弘的态度是,这一提法并不新鲜,美国总统尼克松、克林顿、布什、奥巴马都曾说过。如果定义宽泛,突出中国目前特别强的方面,忽略较弱的方面,这是一个事实。

  他指出,美国这一表态是有选择性的。看看美国对台军售、干预南海的行为,以及在中国战略军事区进行针对中国的军事活动,在世界历史上,没有一个战略大国会对另一个战略大国做出这样的行为。这证明美国并未承认也不愿把中国当做战略大国。

  他强调,几乎所有场合,美国官员在谈到“中国是个大国”时,紧随其后的都是中国应承担更多责任。这个责任是美国定义的,要求中国在做了很多之后继续做更多。这个更多有利于美国,不利于中国。中国政府会自己决定承担哪些责任,要考虑中国利益、能力、中国人民的看法等等。

  他说,马伦在演讲中多次提到“中国是全球经济引擎”。美国不断施加压力让中国扩大美国在华投资市场准入,同时继续对台军售,在军事上卷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于南海主权的争端。中国有了第一架隐形飞机,美国政府内外无一不神经过敏,尽管美国有多架隐形飞机。这不免让人认为,美国只希望中国提供经济利益,不想让中国得到应得的战略权利。

  马伦态度展示美国坚定干预南海立场

  此次访问中,南海问题无疑是不得不提的重点,马伦和陈炳德在记者会上就这一问题的针锋相对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对于马伦与陈炳德针对南海问题的表态,时殷弘表示,马伦的态度很友好,语言十分外交辞令,但是传达的政策非常清楚坚定,特别是在南海问题上。

  2010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发表声明,建议由美国进行调解,通过“多边方式”解决南海岛屿主权争端。马伦此次访问无疑再次表明了这一立场,即坚持美国干预东南亚某些国家同中国的南海争端,坚持在中国战略军事区不断进行针对中国的军事活动和战略情报搜集活动。马伦多次使用“全球公地”这个词用以混淆是非。正因为如此,陈炳德用很罕见的直率言辞强调美国与越南、菲律宾进行联合军演是极不适合的,态度非常强硬。

  时殷弘表示,在重大基本争端问题上,无论是对台军售还是美国干预南海问题等,中美双方并未取得实质进展,这种战略性分歧将在中期、中长期、甚至长期意义上伴随我们,但这些争端不一定会频繁演化成危机。中美可以控制争端,增加更多交流和合作项目,发现另一些合作潜能较多,较少分歧的内容。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