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要走“世界工厂”之路

时间:2011-07-05 15:41   来源:人民网
  印度商工部官员辛格7月4日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称:“30年前,中国和其他一些亚洲经济体与印度处于相同的发展层次,但就在我们延误发展机会的时候,他们已经明显胜出。有一点是明确的,要是我们现在还不积极改进的话,发展差距将会越来越大。”

  在7月中旬印度的“季风雨议会期”来临之际,当地工商界也呼吁深化改革,放宽劳工法对企业的限制,为发展制造业扫清障碍。印度工业联合会6月29日发表声明呼吁议会通过改革劳工法律的提案,称此举将为印度在未来5年内吸引超过1万亿美元的投资。印度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印度整体教育水平和劳动力素质较低,要大规模增加就业,使更多的民众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必须学习借鉴中国经验,以制造业作为主导产业,推动经济发展。

  僵化的劳工法律成发展障碍

  始于20年前的经济改革逐渐使印度从本世纪初以来走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在政策扶持下,印度的信息技术和软件产业率先崛起。但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以及就业人口规模的增长,印度必须加快制造业发展以缓解就业矛盾和社会压力。印度政府官员称,由于公民受教育水平的提升和对工作的需求,印度将在未来10年中见证大规模的工厂建设。印度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印度软件业的成就固然不可否认,但高科技行业只能使极少数精英分子受益。

  目前,在拥有12亿人口的印度,仅有870万人受雇于制造业。制约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印度僵化的劳工法律。印度现有超过150项劳工法令,严重阻碍了纺织、皮革和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很多投资者认为,印度过度保护劳工的法律是投资印度的最大障碍。仅去年,印度全国大规模罢工事件就达100多次,给印度投资环境造成较大负面影响。印度最大的汽车制造商玛鲁蒂铃木公司总裁巴加瓦称,印度的一些劳工法律甚至可以追溯到英印时期,而其他一些则是印度推行计划经济政策时的产物。由于殖民历史的原因,印度政府对外资持抵制态度。支持现行劳工法律的人士则认为,保护劳工权利比印度经济繁荣更为重要,修改劳工法律是为了削弱工会的权力,从而实现对劳工的剥削。

  政府表现出改革意愿

  分析人士指出,核心矛盾在于选举政治。以1947年开始施行的备受争议的《产业争议法》为例,该法律的核心内容是规范企业招聘和解聘员工的条件和程序。法律规定,所有超过100人的企业,雇主必须获得邦政府的批准后才能解雇员工。考虑到选举的需求,否决一个雇主的解雇请求,损失的仅是一张选票,而批准一个解雇请求,损失的可能是数百张来自劳工的选票,因此印度的政客几乎从不批准雇主解雇员工的申请。   

  不过,印度政府已经表现出了改革的意愿。今年4月,印度放宽了对外商直接投资的限制。《印度时报》7月1日报道称,政府拟定在7月底推动议会通过一项政策,允许零售行业的外商占股比例达到51%。印度政府表示,政府有望在本月中最终形成新的劳工管理规定,确保率先在经济特区推行较为灵活的劳工制度,促使印度发展成为像中国一样的制造业大国,成为“世界工厂”。(王磊)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