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时自感中国在国际组织中软实力不够,而且觉得要组建新的国际组织很难找到突破口。其实,如果换个思路,从能动和体制创新的角度看,设想如果中国那么多参与国际援助的部门能够统合并提升到国际层次,它就是一个庞大且一定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发展组织。
《人民日报》2011年4月20日刊登了一组国家开发银行的报道,其中一篇题为《加强合作 互利共赢——国家开发银行开拓国际合作业务纪实》,报道细数了国家开发银行近年来在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和促进当地国基础建设及发展方面取得的骄人成就。报道提到,国家开发银行正在跟踪的对非洲专项贷款项目金额超过4亿美元,覆盖肯尼亚、安哥拉、摩洛哥、南非、尼日利亚、加纳、莫桑比克和埃塞俄比亚等20多个国家;国家开发银行还为金砖国家的几十个项目提供贷款余额达到380多亿美元,涉及基础设施、能源资源、重大产业等多个领域;在国家开发银行倡导下,即将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另外,国家开发银行还参与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银联体合作项目。我读完这篇报道后的第一印象,是国家开发银行的国际合作行为,颇类似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中国版“世界银行”。一份外电报道说,过去两年国开行和进出口银行提供的对外贷款比世界银行提供的贷款还要多。
世界银行是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国际开发协会的统称,作为一个国际组织,其一开始的使命是帮助遭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破坏的国家进行重建,现在的任务主要是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软硬基础设施。除了全球性的开发银行集团以外,二战以后在西方金融资本的帮助下,还形成了非洲开发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组织。客观地说,这些开发银行集团在当地国基础设施建设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许多经济类国际组织是有意识形态的。世界银行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成了西方攫取资源的工具,它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起,为发展中国家设定的条件性贷款,广受批评。关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发展类国际组织的工作多少走进一个误区,在为当地谋发展促民生(民生先导)还是推行西方民主价值观念(民主先导)上,过多倾向于后者,从而影响了这类国际组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