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由“战后”进入“灾后”时代

时间:2011-05-12 15:33   来源:新华国际

  日本《中央公沦》月刊5月号文章 题: “战后”终结 “灾后”开始

   9?11事件给美国乃至全世界带来了巨大冲击。美国及世界在9?11事件前后发生了重大变化。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再次冲击世人,日本及世界可能以此为契机发生巨大变化。

  从造成破坏的角度分析,我们可将3?11震灾与1944年至1945年的东京大空袭及战后复兴进行比较。3?11灾后重建与战后复兴的相同之处在于,如何使“感到被击垮”的灾民重整旗鼓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二战结束后,日本民众终于从军国主义和长达十五年的战争阴影下解脱出来。这种“被解放的感 觉”使人们对明天充满了希望。然而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人们并未感到“被解放”和充满希望。

  如上所述,3?11震灾可能给日本人留下前所未有的深刻印象。漫长的“战后”时代终于走向结束,“灾后”时代即将开始。

  到了不得不变革的时刻

  1945年二战结束以来,不少人一直在探讨究竟 “战后”时代何时终结。有关“次战后”时代的说法众说纷纭,一说经济高速增长期以来,一说石油危机以来,一说柏林墙倒塌以来,一说经济泡沫破裂以来等。在政治领域,即使发生了昭和天皇去世和“五五年体制”(即日本1955年确立起来的政治经济体制)崩溃之类的重大事件,“战后”政治似乎也未解体。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对于日本而言,自太平洋战争以来并无全民共同经历的大事件。 “战后”时代似乎一直在延续。为使“战后”时代走向终结,必须使国民共同经历转折性事件。每个人即使隐约感觉到这一点也不敢轻易说出口。所谓的共同经历,可能是战争,也可能是大规模自然灾害。正在此刻,3?11震灾毫不留情地突袭而来。

  3?11震灾之所以今后可能称得上日本人共同经历的重大事件,主要是因为这一事态兼具天灾和人祸的特征。地震和海啸是天灾,而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更多地包含“人祸”成分。在东北重灾区以外的地区(如东京)直接损失并不惨重,人们却经历了停电和汽油售罄等平时无法想象的局面。不少人肯定受到了不小的刺激。电力、汽油、粮食及其他物资供应不足的状态可能仍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从长期来看,3?11 震灾必会令日本人的基本思维和行为模式发生相当大的转变。正因如此,笔者认为日本将在既是天灾又是人祸的3?11震灾之后迎来“灾后”时代。

  虽然促成自“战后”至“灾后”时代转变的是 3?11震灾这一不幸事件,但事实上日本社会状况已经要求转折期出现。自明治维新以来的近代化路线已无发展空间,日本社会却未能实现变革。如今日本终于到了不得不变革的时刻,其原因既非“外来压力” 又非“内在压力”,而是源自“自然灾害的压力”。实际上,我们日本人应该已经意识到转变国家发展路线的必要。有关“日本社会的闭塞感”和“日本人的 ‘内向’志向”的讨论可以间接证明这一点。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