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与德国日前提出一项欧元区改革计划,内容包括将债务上限写入欧元区成员国法律、提高退休年龄、取消薪水和物价指数挂钩机制、给企业税设定下限等,希望借此解决欧元区长期存在的问题,提高欧洲的竞争力。
法德这项计划刚一出炉,即遭各成员国“集体攻击”。其中关于提高退休年龄与取消薪水指数两项内容,争论尤烈。反对者的主要理由是:成员国差别很大,不能按照法德的模式来套。其根本原因,还是不愿改变生活舒适度。减少债务意味着公共开支的减少,提高退休年龄标志着工作时间的延长,取消薪水指数则预示着收入缩水可能性的增加。
有欧洲媒体大声疾呼:欧洲正被“甩入慢车道”,迫切需要加快行动,实施变革,否则将没出路。对于这种论调,应者甚众。
欧洲真的被逼到了墙角?答案似乎又是否定的。欧洲设立的救助机制正在生效,希腊、爱尔兰等国状况正有所好转;为进一步保障金融稳定,欧盟将扩大欧洲金融稳定机制规模;针对通货膨胀问题,欧洲央行正在寻求良策;而法德等国的经济正在逐渐走出低谷……
法德计划引发的争议再一次突显了欧洲变革的艰难,惧怕变革心理说到底还是缘自对现实利益的考量,过多的“小九九”销蚀了迎难而上的坚韧和气度。
2000年,当欧盟制定10年规划“里斯本战略”时,其雄心可谓大矣:到2010年,欧盟将建成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知识经济体,就业率提高到70%,科研投入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5年之后,欧盟黯然承认,这些目标无法实现。其根本原因在于,各成员国各自为政,缺乏协调,规划无法落到实处。
2010年,欧盟重新制定10年规划——“2020战略”,强调发展以知识和创新为主的智能经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提高就业水平,加强社会凝聚力。“2020战略”能否成功,还是一个未知数,但面临的主要挑战依旧是各成员国能否步调一致。
欧洲的实力不容小视。27国的联盟,总人口超过5亿,其块头不可谓不大;拥有世界最大经济区和世界第二大货币,在经济舞台上的影响力举足轻重;深厚的文化积淀,加上行之有效的推广模式,欧洲人还在不断输出软实力。
欧洲面对的挑战也是显而易见的。新兴经济体快速成长,欧洲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份额在缩小。纠结于国内利益的讨价还价,欧洲一体化进程相当缓慢。而出于对主权让渡的担忧,欧洲人在国际舞台上还难以“一个声音说话”,无法得到与其实力相称的地位。
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国际格局经历重大调整,欧洲的焦虑不难理解。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共识;少一些失落的喟叹,多一些合作的意识。务实有效的行动才是消除焦虑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