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围绕钓鱼岛的纷争令中日关系骤然降温。这一事件不仅说明两国存在难以解决的结构性矛盾,而且凸显了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背景下日本在心理上的不平衡,也表明日本人的中国观正经历历史性的变化。
迄今,日本人的中国观经历了三次变化。第一次变化是在唐朝走向衰落以后,日本于公元894年停止遣唐使的派遣。第二次变化是在足利义满时代,1373年,明朝派遣使节团到京都,足利幕府与中国恢复外交。而1894年,清朝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使日本人的中国观发生了第三次巨大变化,从此开始蔑视中国。败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日本人曾经一时视中国为“亚洲的强国”,但很快就修正了这种中国观。之所以如此,是由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日本经济获得高速增长,中国却经历了“文革”动乱,国民经济甚至到过崩溃边缘。因此,日本人的中国观和亚洲观又回到近代的原点。
回顾日本人的中国观在历史上的三次变化,可以看到,每次都与两国的国内变化以及国际秩序的重组密切相关。而实力对比的变化,则是导致观念变化的核心原因。就像日本经济学者长谷川庆太郎在他的著书《别了,亚洲》中指出的:“到明治维新以前,中国被视为‘圣人君子之国’,孔孟之道即儒教成为日本政治思想的基础。”“然而,这种状况早已成为过去了。这是因为日本和日本人在战后四十年里发生了太大的变化。而另一方面,亚洲在这四十年里的变化却是太少。其结果,日本和日本人决定性地离开了亚洲。”“周边的亚洲各国是‘梦之岛’(东京的垃圾场所在地),而日本则是高耸于它们中间的超高层大厦。”他这番话,不禁使人们想起福泽谕吉的“脱亚论”,绘声绘色地勾勒出日本人傲视亚洲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