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11月3日宣布,到2011年6月底以前,将购买6000亿美元美国长期国债,以进一步刺激经济,化解通货紧缩风险。美联储纽约分行在一份声明中称,加上此前宣布的更换其投资组合中到期债券的国债购买计划,美联储实际购买国债总额在8500亿至9000亿美元之间。
美联储这一举动颇具争议性,此间舆论充斥着美联储在“豪赌”、“冒险”、“与魔鬼作交易”等词汇,业界也担心这一行动效果有限且代价巨大。
无奈
经济增长如“蜗牛爬行”,新的刺激计划出台无望,货币政策被视为能够将美国经济重新引入正轨的最后手段
经济学家将美联储这一举动称为第二轮量化宽松。正常年景,美联储通过购买短期国债及其他低风险资产来调控经济。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作为“最后贷款人”,美联储大量购买高风险资产。2008年底至今年3月间,美联储共购买了1.75万亿美元的国债及抵押贷款担保证券,这被称为第一轮量化宽松。此后,美联储开始酝酿“退出战略”,准备逐步取消部分刺激性货币政策,回到正常货币政策轨道。但今年下半年以来美国经济呈现减速态势,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自8月起就不断释放信号,称必要时将重启量化宽松政策。
现在,美联储终于采取行动。美国媒体认为,这是出于经济和政治上的双重无奈。经济上,美联储肩负两大使命:最大限度促进就业和维持物价稳定。然而,最新经济数据显示,无论哪一个使命,美联储都没有完成。今年第三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虽然略高于第二季度,但没有达到有效拉低失业率所需的至少2.5%的增长率,美国失业率仍维持在9.6%的高位,以至于当地媒体称美国经济增长之慢如同“蜗牛爬行”。与此同时,美国通胀率只有约1%,低于美联储认为的2%的合理水平。经济低速增长和物价下滑,令许多经济学家担心美国经济可能陷入日本式的长期停滞。由于接近于零的超低利率水平已维持了近两年,美联储可用的政策工具唯有非常规的债券购买计划。
政治上,美联储此次行动正值美国中期选举之后一天,由于共和党重掌众议院,在参议院的席位也与民主党接近,美国政治已陷入僵局状态。在市场普遍希望政府采取行动的时候,美国政治僵局意味着奥巴马政府打算推出的以基建为主要内容的新财政刺激计划很难在国会获得通过。在财政刺激无望的前景下,美联储相对独立的货币政策被许多人视为能够将美国经济重新引入正轨的最后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