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富人捐款折射社会财富观

时间:2010-08-10 00:07   来源:《新京报》

  对美国人来说,慈善并不是万能的,但慈善所指向的社会财富观和财富文化,却超越了捐赠的固有内涵,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富裕带给社会的积极影响。

  4日,美国40位亿万富翁公开承诺,将捐献自己的一半财产服务社会。这一消息不仅让富人感到震惊,也足以让平民及贫困者感到欣慰。

  美国富翁为何会如此慷慨,民间对此猜测不一。有人认为富翁捐钱是为了避税,因为美国近期宣布,将准备恢复征收暂停一年时间的遗产税,这对许多富豪来说无疑是个坏消息。在小布什任期内,富人的税赋逐年减少。由于金融危机,美国在2010年暂停征收遗产税。如果奥巴马在2011年恢复45%的遗产税,预计2011年美国全年的遗产税收入将超过300亿美元。

  不管原因何在,这些富豪的义举值得肯定。如果能够像比尔·盖茨所希望的那样,成立一个高达6000亿美元的慈善基金,那么这个数字将接近墨西哥一个国家的GDP。对于一个私人的基金会来说,这笔巨大的财富,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使用空间。即便这个数字达不到预想的6000亿,40位富豪的财产半数捐赠,也会提供许多政府不能实现的偿付能力。

  富豪虽有能力行善,但慈善事业作为一个国家财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却需要制度性的保障。一个人致富后,如何使用这笔财富是自己的事情,但如何让社会体会到财富带来的积极效果,则体现了一个社会的财富观。这种财富观需要制度性的保障,比如美国联邦政府税法规定:富人每捐赠3美元,联邦政府便会减免1美元或更多税收,同时也会免去相应地产税的征缴。相比来说,印度因为缺乏有效的免税机制,富人们捐赠的热情并不高涨。贝恩咨询公司的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印度慈善捐款总额为75亿美元,相当于该国GDP的0.6%,这个数字远低于美国的2.2%。

  相比捐款的规模,慈善捐赠的使用对象才是决定捐赠成败的关键。这些捐赠主要体现在政府不能满足的偿付领域,或者政府投入严重不足的地方。例如在较长时间中,盖茨基金会一直针对全球的艾滋病防治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这为联合国和许多非政府组织的工作提供了协助。而这些领域也是一国政府不能全面覆盖的部分,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资源,形成捐助与受助的良性循环才是明智的做法。

  对美国人来说,慈善并不是万能的,但慈善所指向的社会财富观和财富文化,却超越了捐赠的固有内涵,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富裕带给社会的积极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的发展不能仅仅从简单的数字上下结论,更需要看到人们面对财富时的愉悦和满足。

编辑:于斯文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