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美关系的发展,常常出人意料:6月2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以请客吃汉堡的“非常规”方式,招待了来访的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并宣称“美俄关系已经成功重塑”;但一个星期之后的6月30日,联邦调查局就宣布抓了10个俄罗斯“间谍”;再过了一个星期,7月5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与波兰外长西科尔斯基签署《导弹防御系统补充协议》,使“美国在波兰正式部署反导弹系统,具有法律保障”。该协议允许美国2015年在波兰部署标准3型反弹道导弹。今年5月首批“爱国者”导弹已经部署到距离俄罗斯最西端的加里宁格勒州仅60公里的莫隆格市。
上述动态中比较引人注意的,便是俄罗斯“间谍”事件。毕竟在冷战结束快20年的今天,除了影视剧作品外,“间谍”对多数人来说,是充满了神秘色彩,为人们在经济不景气时代的茶余饭后提供提神醒脑的谈资。事态的发展已经证明了这点:“俄罗斯间谍案”经过美国媒体的炒作,已经变成了绯闻案和八卦事件,媒体的聚光灯几乎全部打在“美女间谍”安娜·查普曼身上,密集地曝光她的“背景”、“情史”、“容貌”乃至“一夜情”,却唯独缺了她作为“间谍”的“战绩”。更加搞笑的是,资料显示,这位“美女间谍”几乎违反了特工所遵循的保命基本法则:保持低调,避免引人注意。她和她被捕的同仁中,居然相当数量都有自己的社交主页,并大大咧咧地持续公布自己的私人照片。如果说这不是因为不专业而违反了基本行为守则的话,那只能说是在彻底无视乃至挑衅美国反谍机构的尊严,也就难怪美方要“羞愤交加”地选在俄罗斯总统刚吃完汉堡不到一个星期,很不给面子地动手了。
玩笑归玩笑,此次发生的“间谍事件”还是很值得玩味的。传统意义上认为,外交决策往往控制在国家最高领导人手中,但参考冷战时期的经验显示,情况并不完全如此。比较典型的例子是,20世纪60年代前后,前苏联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与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的互动:为了实现缓和,赫鲁晓夫不惜提升柏林紧张局势,最终获得艾森豪威尔的邀请于1959年访问美国;双方随后发表联合公报,赫鲁晓夫收回了解决德国问题的“最后通牒”,并邀请艾森豪威尔于1960年访问苏联。美方原定在1960年6月对前苏联进行访问,结果就在1960年5月,发生了美国U2高空间谍飞机在前苏联上空被击落的事件。这事情同样发生得蹊跷,因为U2去侦察前苏联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但只有这次克格勃采取极端手段,派特工潜入停放U2间谍飞机的停机坪,使用具有磁性的螺丝干扰飞机的高度计,结果当U2飞行员以为自己还处于防空导弹射程之外时,就直接送上了前苏联防空部队的枪口。击落一架U2间谍飞机,能否彻底改善前苏联的安全状态?这个问题本身不得而知,但能够肯定的是,此事全面曝光之后,来自前苏联国内民众的呼声,使得反对美苏关系缓和的强硬派得到了足够的筹码,“搅黄了”赫鲁晓夫与美国缓和关系的设想。
类比上述事件,可以发现此次俄罗斯“间谍风波”具有某些共同特征:一是“象征性”高于“实际性”。在联邦调查局提供给媒体的材料中,将这些间谍称为“沉睡中的间谍”,换言之,他们还没有被唤醒进入“工作状态”。理论上,对于这些“沉底鱼”应该是实施监控,放长线钓大鱼,而非“打草惊蛇”。把“沉底鱼”当成“大鲨鱼”抓起来,除了传递有关“俄罗斯正无孔不入地对美国搞间谍活动”的信息之外,看不出如何能真正改善美国国家安全;二是“时机”。真要抓间谍,在追踪的十年时间里,不可能没有任何机会,更何况最终采取行动时,FBI用的还是“钓鱼执法”,最终能否通过司法程序审核恐怕还在两可之间;50年前的U2间谍飞机事件也是如此,真要摧毁它,派人进去换个螺丝钉即可,非要大费周章让它被前苏防空部队摧毁,显然真正的意图是要证明美国对苏联的敌意行为,只有后者才会对“抓现行”有特殊的需求;三是“阐释”,即在事件发生之后对事件的主观解释,基本套路是“情节未必很严重,性质一定很恶劣”,相关的配套报道也是“煽情报道”,即关注事件的细枝末节,引入对实质内容的思考,并在潜移默化间灌输“美国(俄罗斯)是对我们搞间谍活动的敌人”这样一种结论性观点,“由外而内”地让既希望缓和关系,又
毁,显然真正的意图是要证明美国对苏联的敌意行为,只有后者才会对“抓现行”有特殊的需求;三是“阐释”,即在事件发生之后对事件的主观解释,基本套路是“情节未必很严重,性质一定很恶劣”,相关的配套报道也是“煽情报道”,即关注事件的细枝末节,引入对实质内容的思考,并在潜移默化间灌输“美国(俄罗斯)是对我们搞间谍活动的敌人”这样一种结论性观点,“由外而内”地让既希望缓和关系,又容易被“民意”左右的决策者被迫改变决定。(沈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