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网上浏览,发现韩国驻华使馆有一个澄清声明,在中国网上流传颇广的“韩教授考证李白是韩国人”、“汉字是朝鲜族发明”等报道,均是“凭空捏造出来的”。这类说法近年来在中国冒出来不少,有的很夸张,中国网民因此对韩国多有嘲笑。中韩民间出现了一种相互斗气的情绪。这多少有点找错了对象。
从网上的跟帖上不难看出,中韩民间对彼此常常“恶语相向”。引起争吵的原因,有的是很小的事情,有的甚至是一个并不存在事情。说一句大白话,实在有点犯不着。中韩是近邻,既不像中日那样有历史纠结,也不像中美那样存在战略竞争。两国自建交以来,经济合作发展很快,双方老百姓都从中尝到了甜头。但当两国老百姓走得更近,交往更密切的时候,就能更清楚地看到对方一些自己不太看得惯的地方。这也很正常。对此,我们都应该大度一些,而不应该放大。中国这么大,要费脑子的事情多着呢,为什么非要跟韩国人斗气呢?
今年4月初,笔者曾听韩国一名政务官员就中韩关系发表的演讲,他提到了“以善相待”和“换位思考”。对消除中韩民间不必要的较劲情绪来说,遵循这两个原则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中韩双方的学者和民众都有“换位思考”的意识,“中国文化被韩国”或者“韩国文化被中国”的担忧和恐惧将会减少许多。中韩文化之争也将会更加宽容地对待对方。有的学者主张文化的起源与生成是有国界的,但文化传播与共享则无国界。中韩两国的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和韩国有着过多的“同源”乃至相似的历史。中韩两国应本着朝前看而不是纠缠往昔的态度,一起分享和传承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无论中华民族还是韩民族,他们均渴望认同,而不愿被人忽视。他们均希望得到尊重而不是被藐视。
如果拿中韩两个民族做对比,韩国人的自尊心无疑要比中国人更强烈。如果中国人能遇事顾及到韩国人这种强烈的自尊心,不轻易触动这根“底线”,而是多一些责任心,少放出那种没有根据的“新闻”,就会少生不少是非,利于相互之间的交流,反之亦然。
少数人具有某种极端思想或者极端主张在所难免。无论是韩国人还是中国人都没有必要去扩大少数人的主张,把它当作全体韩国人或者全体中国人的思想,甚至国家意识。在这一方面,媒体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现在看,双方媒体在报道类似事件的时候,均有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而不怕把事情搞大的倾向,在这一点上,似乎中国的媒体向韩国的媒体“学习”得过快了,这很让人担忧。(王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