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世界日报》21日社论说,期盼已久的“两岸金融监理合作备忘录”(MOU)终于在16日签署,60天后生效。这项备忘录的签署已经晚了近10年,使得大陆加入WTO所承诺的金融开放利益,台湾业者眼巴巴望了这么多年。两岸金融相互开放真的已走到即将实现的日子,这个环节一旦突破,两岸经济互动将进入另一个台阶。
社论说,中国大陆的金融主管由大一统的只有人民银行,到目前的各业分管而有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其各业之相关主管,也在外资进入大陆市场有了明确的规定。其中,除保险业未有类似规定外,银行和证券业均规定,欲进入大陆市场之国家或地区,必须与大陆主管机关签署监理合作备忘录,以确保一旦相互开放投资,得以进行必要之监理工作。两岸因迟迟未签定MOU,也导致相互间金融开放无法实现。当然,也可能因相关元素未聚足,MOU就签不下来。
马当局上台以来,两岸经济关系一直朝合理开放的方向发展,除了直航“三通”、开放陆客观光、同时也实现了陆资入台的政策。虽然,这些开放措施不能一步到位,而采渐进的方式进行,也可看出马当局在经贸政策上的稳定与一致性。这就改变过去单向开放的架构,而朝向双向人流、物流和金流的方向发展。
社论认为,如果要总结过去以来的两岸经济关系,可以说是人为干预的阶段,马当局到目前所为,也只是撤除人为障碍,而朝向正常化方向调整,使两岸经贸关系能回归到WTO的架构与原则。当两岸经济受到政治因素而扭曲的部分逐渐消除后,真正回归到市场机制下的互动,则大陆有台商足迹,台湾也必然有陆资的踪影。
接下来,由台湾提出、大陆领导人也做出积极回应的“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也将提上正式协商的议程,这项协议其实是有鉴于两岸经济已在大陆地区高度整合情况下,欲朝向更紧密的自由贸易区方向发展之另一重要框架。台湾内部一直有人认为这是“超WTO”(所谓WTO+)待遇,因此而有单方让步的期待。其实,ECFA就是一种双边的自由贸易区(FTA),开放也必然是相互的、双向的。
在台湾渐渐开放陆资入台,两岸金融即将实现开放后,两岸进入FTA也就非常顺理成章,在这样的框架下,当然可以提出双方所最关心的互惠需求,但必须体认到这应该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协商过程,千万不能有只要求大陆开放、让步,台湾不作出相应该有的开放准备。
只是ECFA的框架允许在没有完成全面谈判前,可以有局部先行开放的互惠,也就是所谓的“早期收获”,这也许可以降低即将于明年1月1日实施的“东盟加一”对台湾的冲击。但台湾也必然要有全面性的视野去面对双方和区域性自由贸易区的趋势与潮流。
除了“东盟加一”外,未来十年内,几乎年年都有与台湾重要的经贸国家或地区会与其他国家之自由贸易区协定生效,若ECFA不能突破,那么台湾将沦为国际经济的孤儿。回到两岸的经济互动,在MOU和ECFA架构下,两岸由贸易到投资,由产业到金融,由单向到双向,将有另一番新的互动和整合面貌。这绝对是台湾企业,也是大陆企业的另一种发展契机。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本文不代表中国台湾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