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名人和名言》(载《且介亭杂文二集》)中说“专门家的话多悖”。“悖”,即悖谬,荒谬,违背事实或常理。专家怎么会说错话呢?鲁迅说:“他们的悖,未必悖在讲述他们的专门,是悖在倚专家之名,来论他所专门以外的事。”
这样的事,昨天就有一例。北大教授张颐武在《环球时报》上发表评论《足球不应成中国负面现象的替罪羊》。文章观点对错暂且不论,但用作论据的事实先错了。张颐武说,“足球运动本身确实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运动,想在短期内取得进步几乎是不可能”。中国足球,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开始努力,已经四十多年,还是“短时期”吗?在这四十多年里,中国足球不是没有进步,而是退步了。容志行、左树声他们那一代球员及至郝海东他们一代,还能时不时地在亚洲拿个亚军、季军,哪有现在这样惨不忍睹?连这些最基本的事实都不知道,还好意思说自己关心足球?
鲁迅说:“社会上,大概总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既是名人,也就无所不通,无所不晓”。请名人说话以显权威,是当今风气。而名人呢,被别人一请,一捧,就忘了自己本来是干什么的,以为自己什么都懂。张颐武在北大是教授文学的,也时常在电视上、报纸上发表意见,大小也是名人。但是,足球超出了他的专业,说话就容易露出“悖”来。
再早一点,《文汇读书周报》刊登柳丛雁《钱杨信稿拍卖的三种结局》一文。柳文也说:鲁迅说“专门家的话多悖”,我过去一直不理解,现在忽然全懂了!鲁迅在七十多年前说的话,跟这次拍卖风波有何关系呢?原来,有专家提出,如果有高层领导出面表态,就可以阻止拍卖了。柳文认为,专家的这个主张,“悖”在违背社会进步潮流:什么事情都要“官”来说话,官话才是话,其他一切都不在话下,还是官本位思维;看起来是最便捷的解决之道,但恰恰建立在负面传统的基础之上,与改革精神相悖。
现在,一些专家还学会了“装悖”,故意说一些雷人的、违背常理的话,以引起他人的注意。比如任志强说房价并不贵,胸罩比房子还暴利。任志强未必不懂内衣和房地产不存在这样的可比性,但是,话说得越荒唐,越能吸引眼球。一些内衣老板闻言觉得委屈,就出了“集体炮轰任志强”的新闻;很难分清谁是真悖,谁在“装悖”,最后大家也就看个热闹,什么也不当真。
有人把知识分为三种:一是我们知道的知识,二是我们不知道的知识;三是知道自己不知道。我们不知道的知识,通过多读多了解,可以由无知变为有知,难的是意识到自己有很多不知道,因此,自以为啥都知道,就成为许多人自己“不知道”的毛病。
难的是意识到自己有很多不知道,因此,自以为啥都知道,就成为许多人自己“不知道”的毛病。(戎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