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发的雾霾天气,已经是一种新的城市社会风险,需要公共行动予以防控和纾解
最近两天,全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严重的雾霾天之中,中央气象台为此发布了大雾黄色预警。环保部门的数据显示,从东北到西北,从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污染。北京全市普遍长时间达到极重污染程度,多地PM2.5浓度“爆表”。最新消息称,北京市部分地区将启动极重污染日应急预案,包括党政机关带头停驶公车30%,中小学未来3天停止户外锻炼活动。(综合1月13日《新京报》《京华时报》)
当网友们调侃着这场雾霾是“适合草船借箭的日子”时,身处其中的人却用身体感知到“老天变脸了”。身处雾霾和污染天最严重的京津冀地区,笔者此次饱受其害——先是咽部严重不适、干咳,继而重感冒症状出现。这种身体感知与气象台发布的预警、环保部门公布的数据,完全契合。这一次,相关部门通过网络、微博、电视、广播等渠道发布的空气质量信息,极不多见地得到了市民的高度关注。
雾霾围城,不是第一次。去年稍早一些的时候,一场持续十多天的雾霾天气,就曾笼罩十余个省份。严重的雾霾天气,不仅仅导致呼吸道患者增多,也让航班、高速、城市道路交通深受影响。
相较于暴雨袭城、暴雪封路、南方冰冻等自然灾害,雾霾围城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导致的损失,一点都不小。可以这样说,频发的雾霾天气,已经是一种新的城市社会风险,需要公共行动予以防控和纾解。
对暴雨、暴雪、冰冻等气候灾害,我们逐渐摸索和积累了很多应对方案,譬如完善城市的排水系统、撒盐清雪等。对于雾霾天气,我们能做的显然不仅仅是预报和预警。从预警的角度讲,即便是建议市民尽量减少出行,只要工作时间和上课时间不调整,之于上班族和学生也只能是“雾里看花”。但多方面的应急调整,是预警部门力所不逮的。从这个方面说,北京市制定并实施《北京市重污染日应急方案》,是可圈可点的,因为这种具有统领各部门意义的方案,将城市应对严重雾霾行为上升到了公共行动。
研究表明,PM2.5的主要来源有机动车尾气、扬尘(建筑扬尘、道路扬尘等)、燃煤。在不利于大气污染扩散的雾霾天气中,任由PM2.5污染物继续排放和累积,将加重污染程度和延续时间。是以,面对频发的雾霾污染,各地需要一个高效力的应急方案。
比如,机关公车大比例停驶,甚至可以把“无车日”预留到雾霾高发期;建筑工地暂时停工,污染物排放量几十倍于绿标车的工地黄标车不得上路;废气高排放企业要减产限产;中小学要强制取消户外运动甚至暂时停课……总之,通盘考虑降低污染程度、缩短雾霾时间。
当然,更具根本性的公共行动,是向生态文明回归。这既需要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工业生产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力度,也需要增加和优化公共福利,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避免汽车保有量的无度增长,还需要城市生活方式向低碳化转变。既然同呼吸,就应该共责任。雾霾终会散去,但公共行动的责任永远不能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