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的程序设置,就应体现“问题”意识,而非“成绩”导向;应鼓励“多元”思维,而非“一律”思想;应营造“包容异质,打捞沉默声音”的氛围,而非修筑嗫嚅不言、趑趄不前的保守藩篱
最近一段时间来,全国各地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举办了许多报告会、研讨会,颇有成效。特别是在学习交流和发言中,展现出有别于以往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良好会风和文风,如武汉市连续三天举行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专题研讨会,出现了许多领导干部甩开文稿讲话,争抢话筒发言,似乎在一夜之间就告别了我们已经见惯不惊的拘谨、生涩甚或僵化,变得生动、自然和活跃起来。此情此景,令人欣慰与振奋。
但是,还是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历史遗留问题”,比如,有些人的发言还是深染着照本宣科的浓重痕迹,离开了讲稿便不知所措;有些人在发言中重在介绍成绩,却对于存在的问题避而不谈,或一笔带过;有些人的发言,新愿景、新词条很多,貌似条分缕析,趣味横生,实则空空如也,没有干货,不过一场文字游戏。如此等等,引发了笔者对于如何开好类似研讨会的思考。
开会也好,研讨也好,都是一种工作形式。美国人崇尚自由,对于开会却也丝毫不含糊,亨利·马丁·罗伯特在1876年出版了《议事规则袖珍手册》,几经修改,迄今已经再版十余次,成为指导美国人开会的宝典;孙中山先生在一百年前,也曾亲自撰写《会议通则》(即《民权初步》),专门探讨如何开会的问题。由此可见,开会有没有程序,程序是否科学是大有讲究的。没有科学的会议程序,开会的效果就难以保证,至少是大打折扣的。
我以为,开好类似的研讨会,必须事先设定一套科学严密的会议程序,建立起杜绝“空谈”、提倡“实干”的会议规则,只有这样,我们的研讨会才能真正达到研讨的目的。
所谓程序是指事物运动的某种次序或者过程环节,含有某种次序或者顺序的意思。程序的设定,既是我们社会运行、管理和谐的有效前提,同时也是保证会议有序高效的一个重要基石。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设定科学程序是其落实的重要保证。既然是“研讨”,就一定要有研究、有讨论;得摆事实、讲道理;要有激辩,有交锋。尤其需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研讨会,不是报告会,不是宣讲会,也不是工作部署会,本义上,它是一个大家围聚在一起,就某些普遍性或紧迫性或矛盾复杂的问题,展开争锋却又不失理性和建设性的争鸣与探讨。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趋近真理和指导我们的工作,它是领导科学决策的首要前提。既如此,研讨会的程序设置,就应体现“问题”意识,而非“成绩”导向;应鼓励“多元”思维,而非“一律”思想;应营造“包容异质,打捞沉默声音”的氛围,而非修筑嗫嚅不言、趑趄不前的保守藩篱。除少数文件传达和领导讲话以外,这种精神应该贯穿研讨会的始终。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从战略高度空前重视工作作风的改变,中央政治局更是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全国各地党风、政风、会风、文风,遽然为之一新。我们希望,各级领导干部能在这股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时代大潮中,敢为人先,追求卓越,从转变会风开始,从建立科学的会议程序开始,让新时期的干部作风、会议程序为孙中山先生的《会议通则》注入民族复兴的时代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