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就是生产力”标语撤下之后

时间:2012-06-28 15:24   来源:解放日报

  由于一条“接待就是生产力”的标语,天水市接待办公室最近“红”了。标语一经网络曝光,就引来广泛关注。这一两天,这条标语已被撤换,但既然事涉“生产力”这样的大事,其中的道理以及背后的是非就仍有必要说说明白。

  接待办的工作自然是搞好接待。兄弟部门来参观交流,上级领导来视察工作,商贸团体来洽谈项目,都少不了相关职能部门协调接洽。把接待本职工作做好做细,让其产生正面效应,本无可厚非。那么,这个工作口号为什么会让民众浮想联翩并引发热议?

  之所以如此重视接待,之所以把“接待”提升成了“生产力”,并将其当作“工作宗旨”,恐怕是有原因的。在他们的工作思路里,要资金要项目都要向“上”看,把手握大权的上级接待好了,就能把各种关系处理好,政策空间也就大了,拨款、上项目什么都好办。如此一来,这接待工作,岂不是还真的成了拉动地方经济的生产力?

  一定程度上,这种思维,恐怕折射的也是社会生态中的关系学潜台词——什么事情都要讲点关系,讲点情面,关系理顺了什么事情都好说——官好当,事好办,一些政府行为也概莫能外。于是,觥筹交错,迎来送往,就成了一些官场的某种润滑剂。而在这样的语境下,虽然有时可能是出于无奈,但由于“搞好”接待有时的确能够给地方乃至个人带来政策便利或是谋取实际利益,“接待就是生产力”,也就自然成了一些地方官员或政府的实用追求目标。

  不过,如果这类功利性很强的接待之风愈演愈烈,不但会让正常的公务接待被异化,也将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我们的个别地方,早已涌现过节假日也要忙于公务接待的“最敬业公务员”,甚至还出了酒席上“因公”喝倒了的“烈士”;更不用说巨额的不必要的接待费用,将造成国库的巨大浪费和负担,更有甚者,有时候明明是为了一己之私利,却也要让公家“买单”……因此,这“变异”了的过度公务接待,岂止是侵蚀了我们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更可能动摇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其实,“接待就是生产力”之说,也并非天水市接待办的首创。只要稍事搜索,就能找到不少类似的说法,比如“接待无小事”,比如“接待就是GDP”等等。只不过不同的是,大多数地方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将之作为一种潜规则而放在台面之下,天水市接待办则堂而皇之地让它上了墙。虽然某种程度上也算实话,却越发显露出不以此陋习为耻,反以此为荣的做派,怎能不引来一片口水。

  在巨大的争议下,标语撤下了,取而代之的是“爱岗敬业,提质增效”和“发展是硬道理”。但改换“门面”之举,究竟是迫于舆论压力的权宜之计,还是真正有所反思,人们还不得而知。但从根本上看,要破除这一陋习,关键还在于制度保障。除进一步推进“三公经费”公开,更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作,让公共资源的配置更透明,以斩断公权力与利益的交换。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