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回到母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看望师生,并作了长达50分钟的即兴演讲。
演讲内容从地质科学的发展动态到学校应当具有的最高品质,从做一个愿意吃苦、而毫不叫苦的人到鼓励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总理像一个亲近的大学长那样,以回顾学生时代所学、所想、所思的方式,向自己的学弟、学妹传授学习心得、人生经验。一如总理开场所述,“回家跟家人谈话”。
这不是温总理第一次到大学,与知识界人士交流对话,略有不同的是,这一次,温总理同时是以校友身份,在阔别数十年后重返母校。不过,与每一次演讲、交谈、对话一样,总理的言语里总能流露真诚、谦逊、平等、亲和,涌动一股温暖的力量。
真挚而谦和地与国民相处,在过去的九年多,温总理一直保持着这样的形象。亲赴自然灾害一线,实地了解灾民情况,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凝注的眼神,抚慰从磨难中走出的人民;走基层、入社区进企业下矿井、深入田间地头,感受底层民众的呼声和吁求……
“一个领导人不懂得农民,不懂得占全国大多数的穷人,就不懂得政治,不懂得经济”,演讲中,总理如是说。这是他一次次不畏辛劳,日夜兼程,走遍全国农村的理念基础。在给人民以亲切感的同时,总理也表达了自己和人民在一起非常亲切的感受。
很多时候,无论是一项调查、政令公布还是一级官员、一级政府的某种说辞,往往会引起民间的反弹。在一些方面,民众与政府的认知差距正在拉大。对于这种情况,不少官员颇为不能理解,更有甚者,对民间态度有一种自以为是的错误认识。倘若不能真的了解人民面对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处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做才可以让人民满意,很难说是切实地站在这个国家的土地上行使公权。
只有脚踏实地去亲历、去了解,才能体悟人民的困苦、国家的症结,抱持明确和坚定的信念,担负领导者的责任。从现代政治层面来看,这不仅是政府官员、政治人物务当努力的方向,事实上,以所有可能的方式贴近国家和人民,已经上升到执政者义务的高度。
把下调房价作为国家坚定的政策、促进收入分配关系的调整、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以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为目标、关注农民工子女入学……从宏观到微观,正是基于对国家、人民的长期倾注和了解,温总理的每一个政治决策都直接对接着中国最本质的现实状况。立足于中国这片土地,为所有发出或未发出的声音戮力,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总理的每一次表达都可以触动人心。
如何客观地评价一任领导人?既可以有现实性的今日即断,也必须有历史眼光的回溯再断,它包括执政层面的所作所为,亦包括作为个人层面的举止言行,若干年后,这其中的很多考量因素或许会为人淡忘,但那份谦和、亲切,坚守责任、坚定信念、坚持价值的政治情怀却仍将为人铭记。
[责任编辑:张洁]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