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改革,在今天来看已经不是一个问题,因为不改革既不能保证维护既有的发展成果,更不能赢得未来,这是党、国家和民族命运攸关的事情。但改什么,怎么改,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不能化解分歧,形成共识,便无法凝聚力量,一定意义上,通过有效方式和途径,以更大力量推进改革已经成为制订改革线路和达成改革目的的必要条件。
改革为什么需要达成共识
改革需要勇气,需要新观念,需要战略思维,需要明晰的路径,这些都是不言而喻的事情。然而,由于改革并不是某个人或某一部分人的凭空想像,而是各种力量作用的结果,或者说各利益体博弈的结果,所以把共识作为改革的前提要件尤为现实和必要。
改革虽然是利党利国利民的好事,是消除矛盾推进事业前进之必须,但改革一定会改变现有生态,要伤及部分人的利益,尤其要伤及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所以必然会发生矛盾与冲突。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改革中付出代价者或者削弱自身利益者,基本上是目前掌握各种资源乃至话语权的人,他们影响着社会的走向,没有共识,便无法找到足以改变现有布局的新生力量,因而也就不能有效推进改革。
中国的改革不可避免要步入深水区,即由经济领域转向政治领域,这就意味着由摸石头过河到摸不着石头,难度大增。道理不难理解,改革越带有根本性,触及的矛盾和问题就越多,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不过是利益之争,而政治体制改革则冲击着思想和观念。经济体制改革走错了路,缩回来重新选择犹可,政治体制改革如果错了,甚至没有改正的机会。为什么当年邓小平确定的改革限定在经济领域,就是在于他认识到,濒于崩溃的经济要求改革容易达成共识,而政治体制改革未列入日程,至少没有采取大动作,也是看到条件尚不具备,也就是达成共识还很困难。
任何改革都不是完美的,任何改革也不可能既从物质上,又从精神上照顾到所有人和所有阶层。改革是个系统工程,这就形成了不同人站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看问题的方法和视角,即使既得利益者能够放弃既得利益,也因思维方式、思想方法和视角的差异而影响着判断和行为,不能求得更多人认同改革注定冲撞多多,步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