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上午10时,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大会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温家宝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在网上听到有‘拍砖’的声音,我并不感到奇怪,我以为这是正常的事情。群众许多批评的意见值得我们深思,而政府重视和决定的许多重大问题,经常是从群众‘拍砖’里头得到的。我甚至考虑,把一些经常批评政府的代表人士请到中南海,面对面地听取他们意见。如果你们注意的话,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听取意见的安排中,我们已经尝试做了,但还很不够。”(3月14日,人民网)
如果将发展比作一辆马车的话,批评就是咕噜噜前行的车轮;如果将人生和事业是一种飞翔的话,批评就是那刚毅的翅膀。那些发自肺腑的真话、充满真理气质的狠话以及尖酸刻薄的刺耳话,都是发展过程中的良师益友、无形助力。毕竟,人的思维存在局限性,将那些充满智慧锋芒的语言和思维为我所用,很多认知盲点和思维软肋就能机智的避开,让事业和人生得到事半功倍的发展。
正因为这样,温家宝总理对于各种网络批评,才乐于接受。甚至将批评人士,请到中南海,让他们对政府工作提出意见、建议。温总理的坦率、真诚以及善于纳谏的政治胸怀,不仅塑造了开明政府、透明政府的形象,更能提升决策质量,弥补思维缺憾,补充知识盲点。
因此,面对总理的真诚,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记者招待会的社会反响可以看出,网友们无比激动对温总理勇往直前的改革勇气无比钦佩,而这就是充分的民意支持和强大发展动力所在,也是民心的具体体现。一个政府有了这种开阔胸怀,就能得到发展智慧;一个社会保持这种虚心姿态,就能阔步前进。
遗憾的是,时下,不少官员表面上表示乐于接受批评,而在实际工作和重大问题上,仍对批评和反对非常敏感,甚至会有严厉抵制。以致于让自己形成了“两面派”,当面说接受批评,事实上却拒不改正。
一组数据证明了笔者的担心,据报道,在当下社会,批评的生态正在恶化,人们越来越不能坦然接受批评了。7.3%的人表示身边很少有能虚心接受批评的人,其中20.0%的人表示“非常少”。仅12.9%的人认为这样的人还比较多。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习惯接受批评?受访者给出的三大原因依次是:“现代社会真话少,假话多,很多人听习惯了”(73.1%);“中国人面子观念太强”(67.7%);“现代人防卫心太重,老视批评为别有用心”(54.2%)。人人都弄一个“思想铁房子”,批评和批判意识自然成了奢侈品。与温总理相比,他们应该感到羞愧。(2011年09月22日,《中国青年报》)
事实证明,没有批评和批判的发展是一种孤芳自赏,是一种思想僵化,是一种精神颓败。更是一种无本之木,缺乏后续动力。所以,借助温总理的“善待批评”,我们应该对批评文化进行深入、深度的反思,让批评精神得到真正的回归。
要打破暗箱操作,倡导公平、公正和透明机制。无论什么事情,都要经得起大众的考验、民意的过滤,彻底铲除“圈子文化”的生存土壤,让犬儒主义无法存活,使人人都愿意说真话,并且为营造这种氛围而不懈奋斗。这就需要努力建立对批评者的保护制度,倡导宽容批评的社会风气,保护批评者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