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德云是重庆的一名律师,也是全国人大代表。这些年,他似乎与官员财产申报公开结下了“不解之缘”。今年两会期间,他将第七次向全国人大递交相关书面建议或议案。
同一议案,连提七年,这股韧劲,或许会让人产生一种感觉,觉得这是愚公移山,只见愚公奔忙,大山岿然不动。如果这样想,就错了。其实,六年间,每年两会后,韩德云都能收到有关部门答复。
“第一次提交该议案时,当时的答复是条件尚不成熟;2007年的答复是‘存在困难’;到了2008年,监察部的负责人亲自打电话给我,说正在积极开展工作;而去年中纪委的答复则是历年来最肯定、最清晰的。”韩德云说,中纪委表示正进一步深入调研,将结合实际对制度设计进行研究论证。“由此看,对制度立法的准备已经比较充分了。”这些答复显示,官员财产申报的立法准备工作,这些年不断取得进展,足以带给人希望。
面对这样结果,相信更多人会觉得,这种“愚公移山”式问政,真是值得的。韩德云也说,现在公众对官员财产申报的意愿有增无减,民意既然仍然聚焦在这样的话题上,那么,通过两会平台继续表达相关民意,进一步推进相关制度出台,就是理性务实之举。
“连提七年”的问政,呈现出民意与官方良性互动,令人欣慰。作为人大代表,以提交建议或议案来表达民意,无疑是民意最有效最直接的参政议政方式。而法律是社会利益矛盾的调节器,一项立法涉及诸多利益的复杂博弈,官员财产申报的立法也不例外。这其实也就注定,在相关民意表达上,要耐得住,守得赢。尽管这项立法工作处于缓慢前行的状态,但仅仅苛责相关部门行政效率低下是不够的,民意更应该以最大的智慧与理性,来为这项立法提供助力。
持续进行民意表达,不断对问题进行梳理,才能助推公共决策更加趋于理性与公正。而民意也只有在与相关部门的充分互动中,才能最大程度地体现效率。一项良好的制度立法要想尽快实现,绝不能单纯指望民意在空旷地带孤单地呐喊,更不能坐等着相关部门来回应。对相关部门来说,需要从民意中吸纳智慧;对民意来说,也需要从相关部门的回应中获取信心。这一切,都在韩德云这些年得到的回复中获得验证。
现在,韩德云将第七次递交有关官员财产申报公开的书面建议或议案,正确看待这种“愚公移山”式的问政,就可以懂得“愚公不愚”的道理。当然,连续多年同提一个议案,本身也表明,民意为相同问题支付了很大的代价;同时也在要求,在两会之外,在两会之后,同样更应该有一种宽敞的路径,来形成更为强大的“民意接力”效应,使代表公共话语权的民意不会被搁置在一隅,从而催发相关部门更快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