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微博,生命力在于尊重规律

时间:2012-02-14 12:56   来源:法制日报

  刚刚过去的2011年堪称“政务微博元年”,截至去年12月份,近两万个党政机构和公职人员“织博为民”,政务微博在塑造政府形象、倾听民众呼声、社会舆论引导、群众政治参与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审视这场“政务微博热”,尤以公安系统微博表现突出:据人民网报道,2011年公安机构微博增长近4000个,警察个人微博增长1700多个,占全年新开通政务微博总数的三分之一。笔者在新浪微博看到,各类政府机关微博人气榜前10名中有7个是公安机关微博,在23个“粉丝”数量超过100万的党政机构微博中,有14个为公安机关的官方微博。在“关注”、“取消关注”均易如反掌的网络虚拟空间,能够保持超过百万粉丝绝非易事,公安机关微博的表现,应该能够带给我们一些有价值的思考。 

  从网络传播的角度看,公安系统开办的微博之所以能够吸引公众眼球,成为政务微博群体中的佼佼者,可以从几个关键词分析。首先是“服务”。2011年政务微博方兴未艾之时,公安部就把微博定位为“警务公开的平台、服务群众的平台、化解矛盾的平台和舆论引导的平台”。服务为先成为公安机关微博的核心要素,正是依靠细致周到、体贴入微的服务,十几个公安机关的官方微博赢得了超过百万计的网络用户的关注。正因为公安微博能够为公众提供及时、周到、全面的社会信息,能够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关注人群了。 

  其次是“平等”。不管是政府机关的“官方微博”也好,老百姓自己注册的个人用户也罢,在微博服务器面前都是平等的。老百姓关注一个微博,首先看是不是对自己有用,有兴趣就可以加关注,一言不合就有可能取消关注。这种平等地位不只是体现在不同的用户之间,对于“博主”和“粉丝”之间同样如此,博主虽然可以“拉黑”,取消私聊,甚至可以关掉评论功能,但这样一来,粉丝数量就会急剧下降,甚至失去信息交流与沟通平台的功能,微博也就沦为博主一个人的游戏。这样就对博主权限进行了限制,而平等的角色定位让众多“粉丝”愿意保持这种新型的互动关系。 

  有了“平等”作为基础,“博主”与“粉丝”之间的互动就变得非常自然了,互动功能是微博生命力的源泉。作为一个开放式的信息服务平台,微博能够为参与话题讨论的所有参与者提供理想的、多元化的公共空间,难怪有传播学者称,只有微博把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真正融合在一起。在服务商提供的微博交流平台上,每一个注册用户都能在网络空间发言,能够与其他注册用户自主交流,能够通过加关注的方法成为对方的“粉丝”。除了博主之外,每一个加关注的“粉丝”都有发言的机会,“粉丝”加了关注之后,每个人都有话语权,可以通过回复、私聊等形式发表言论。借助于这样一个平台,警民交流更为便捷、畅通。 

  “服务”、“平等”和相互沟通是包括公安微博在内的众多政务微博获得广大人民群众认可的重要因素,正因为这些原因,加上公安微博起步早、不走过场,才会获得众多粉丝的青睐,在政务微博的潮流中走在了前面。其实,不仅仅是网络空间,在日常工作中,如果能够保持更多的服务意识、平等意识,注重和群众做好交流与沟通,又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好呢?(赵亚涛) 

编辑:樊玉娇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