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柏乡县去年12月进行了一场招聘,拟招收60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这场考试过后,有通过者称,根据学历不同,他们被要求缴纳5万元至8万元不等的“公益赞助”。具体价格是,本科一批二批5万,本科三批6万,专科8万。这笔钱被柏乡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称为“公益赞助”,并限期两天打进柏乡县教育支付分中心的账户。被通知交钱的,包括经过笔试、面试后入选的60名公开招录工作人员和县检察院之前招聘的11名工作人员,按每个人最低5万元算,这笔赞助费的总额也在350万元以上。爆料者认为,这就是县里在变相卖编制。(2月9日《新京报》)
考生所说的“通知交钱”后,指定账户就出现了不明来源的资金,天底下的事,难道真有这么巧?如果不是对这笔高额赞助费心生不忿,这些已经被录取的考生,何以会主动爆料没事找事?事实上,柏乡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宝印曾经透露,县里开会研究招聘事宜时,也曾经提到过对这些人员收取培训费,但并没定具体数额。后来县领导认为收费不妥,便停了下来。看来,“要收费”,早就已经是这次事业单位招聘的主题之一,谁也不敢保证,曾经没收成的“培训费”,不会变种为如今的所谓“赞助费”。
找出真相并不复杂,公开指定账户几笔不明来源资金的相关信息即可,但教育局局长拒绝公开账户信息,岂非此地无银三百两?再者,考生所说的赞助费,可谓有图有真相,柏乡县人社局的“辟谣”,却显得毫无技术含量和诚意,这样的反差,只能让舆论更倾向于相信赞助费的存在。
有没有卖编制?真相还在路上。但“最低赞助5万”这只麻雀,却毫无疑问再次印证了事业单位的监管乱象,往前看,无论是“天价工资单”还是“县委书记女儿吃五年空饷”这样的丑闻,无一不出现在事业单位,原因无他,即在于对事业单位的监管过于宽松,留下了太多供权力上下其手的空间。漏洞这么多,钻营者必然“前腐后继”。发生在柏乡县的“卖编制”丑闻,看似偶然,在事业单位监管空白过多的情境下,实则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