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市硚口区保障房被曝现墙体裂缝、屋顶漏水等质量问题。开发商称墙体开裂是热胀冷缩和住户装修野蛮施工造成的,但房屋主体是安全、可靠的。房管局称只“负责验收交付作备案”,建委则称负责“监管程序的合法化”。对此,业内人士透露:“其实再大的项目,主要的验收程序都是纸上完成的”(12月15日《人民日报》)。
随着各地保障房的陆续竣工、交付使用,以往蒙在保障房上面的神秘面纱也被掀起,一些地方的民众惊讶地发现,大庇寒士的保障房竟然存在那么多质量问题。芜湖万春新苑小区出现能伸进胳膊的裂缝、北京“明悦湾”保障房项目多栋出现“楼歪歪”、广西廉租房工程被曝光使用“瘦身钢筋”、包头最大的棚户区“民馨家园”500多套墙皮起砂脱落……按下葫芦浮起瓢,层出不穷的问题让那些刚刚欢呼过的民众伤透了脑筋。
对于武汉硚口区保障房而言,居民一眼就能够看出来的质量问题,那么多负有监管之责的部门机构何以熟视无睹?原来,看似完备、严格的验收,不过是“纸上验收”而已。这些部门机构验收“到位”的,只是程序,至于质量到底怎么样就很难讲。更有甚者,如武汉市城建委的总工竟然说,“只要程序合法,我们就认可。”这算什么话?“纸上”合格的房子能住人吗?
房屋质量的监管,囿于技术条件,“纸上”的程序当然不可缺少,也并非完全不能通过检查样品来完成验收程序。但是,样品的验收决不能取代现场查验。相关部门既然担负着监管的责任,就应该深入每一个工地实地查验,而不能只守在办公室内搞一些文牍旅行。房屋质量验收,没有看到房子、没有看到建筑材料怎么验收?程序只是一个流程而已,能够保证质量完全过关吗?
尤其可笑的是,民众明明已经用肉眼发现了诸多问题,监管部门却还强词夺理,说什么程序问题、备案问题,还要将质量的验收推给业主。试想,如果从源头乃至整个建设过程都糊里糊涂,到头来却要让业主验收质量,还能够保证质量无虞吗?政府监管部门如此敷衍塞责,甚至房子还没盖好,就已经验收通过,遇到麻烦的可能是那些住户,而真正搪塞的其实是政府。
作为一项解决中低收入人群“有房住”的惠民政策,客观而言,目前地方政府在保障房建设上面临的困难确实不小,开工率的压力、资金的压力,乃至财政“割肉”的压力等等都很大。但是,压力之下,需要地方政府创造性的工作,为民众安居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而不是在施工质量上的偷工减料。如果仅仅是为了数据上的花里胡哨,而放弃了质量要求,只能失去“保障”的意义。
因此,在保障房的建设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全程介入,而不只是弄些备案、程序性的东西糊弄上边、欺骗下边。无论直接组织施工建设,还是招标委托建设,都应该盯紧质量,保证监管到位,不能睁眼说瞎话。要知道,保障房最后出现了质量问题,住户还是要找政府。与其事后左支右绌、疲于应付,不如及早介入,从建筑材料、施工管理、工程验收、后续管理等环节加强监管,既能让百姓安心,也免去了此后的无数麻烦。若要保障房不出现质量问题,根源还是要挖一挖各个环节的失察、失职甚至是渎职,让验收、监管回归本意、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