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下午,银川部分群众到市医疗保险事务管理中心办事却失望而归。原因在于医保中心门口贴着这样的“通知”:每周五下午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届时停止办公,通知落款时间为2011年9月30日。(11月20日 《中国青年报》)
笔者查了一下,银川市当天的气温为0-8摄氏度,可见天气之冷;而据记者观察,前来办事的群众中,不乏满头银发、拄着拐杖的耄耋老人,足见来一趟之不易。然而,医保中心全然无视群众多跑冤枉路、是否有急事,一纸冰冷的通知,就将前来办事的群众拒之门外。群众冒着严寒天气、满载希望而来,却吃了个闭门羹失望而归。这样的画面,寒气扑面而来。
作为窗口单位,医保中心连万众,这意味停止办公不是单位内部的“私事”,而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公事”;在正常工作时间内,放下本应开展的服务群众工作,去搞所谓的“业务培训”,是典型的不务正业。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为人民服务才是最大的政治学习。如果连这点意识都没有,学再多的政治理论也枉然。更何况,停止办公本身就增加了群众的办事成本——多跑路、多费力、多花钱。而群众显然没有义务为这种“业务培训”买单。
不客气地说,目前一些地方的机关、事业单位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大致上是一种形式主义、一种行政内耗。即便有必要,也并非要挤占正常的工作时间,其实完全可利用其他时间也可完成。如非要在上班时间内完成,但也必须有一个前提,即要保持政府职能部门的正常运转,满足群众办事的需求。“业务培训”和为民办事,并不相冲突,这不是二选一的问题。
再者,银川医保中心为了“业务培训”而停止办公,不仅于法无据,而且违反了国家关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40小时”的规定。但遗憾的是,在银川医保中心这里,国家政策法规如同儿戏,民意可以虚置一旁,晾几天没关系。所谓的服务窗口,俨然成了某些官员自家开设的小卖部,可以任凭自己的兴趣,说开就开,想关就关,毫不理会群众的需求。
时下,各地都在积极地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机关效能建设,改善政务环境,但机关单位的“中梗阻”怪现象,依然在一些地方堂而皇之地存在——无论上级再怎么喊破嗓子,下面的群众再怎么跑坏腿脚,而处于执行层的一些单位却有意设置各种各样的障碍。而这种随意停业搞“业务培训”的现象,就是一个典型的“中梗阻”。它所反映的依然是政府本位、官本位的行政模式,这显然是对当前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挑战和背离。用这种思维调整出来的人员和机构,能不能尽心为群众服务,令人生疑。
当然,停业搞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并非全是银川医保中心的过错,而且也非独此一例,而是一种普遍现象、一项制度。从这个意义上说,要解决这个矛盾,还需要从机制上着手改进。